一期有用的实用技巧。吐血整理,帮助大家深度使用DeepSeek,挖挖掘它的深层能力,让他成为更懂你的私人秘书。
原因是这样的,之前使用DeepSeeK时,发现它的输出的字数不对,结果发现原来是它的最大输出内容大约在2000字左右,我还傻傻帮他优化了几个小时的算法。于是连夜给“元宝”官方提交了一份大约800字的优化建议和一系列的日志反馈,结果第三天很多功能都开始上线了,特别是智能体的添加,用起来更得心应手了。下面就将我经常深度使用免费版的一些技巧整理分享给大家,让R1模型也能向V3模型的能力靠近。
下 面 就 是 这 期 的 干 货
注:使用的Deep Seek为厂商内置满血版本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Tips:
1.处理日常问题可以不用打开,深度思考模式,可能会导致前后的内容老是重复关联性太强。为了避免进入这样的死循环,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只愿进行重置,指令已经放在评论区。
2.联网搜索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成内容的原创性和侵权隐患加重,为了联网使用最新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同时保持生成内容的原创性,可以使用“生成全新的原创内容”等同意义的指令,如果是像论文写作这种专业性复杂文本建议附加:“用非专业术语解释复杂概念”、“最终输出需要通过turnitin查重率小于5%的验证”。
3.随着后期训练数据的不断更新,“知识融合”中的“Q4”部分的"4"可以不断更改,以保证获取最新的训练数据库。
Tips:
1.建议将每次生成的自己设置一个名字,比如说小说框架的修改,可以设置为“小说初版”、“小说优化版”等
2.为了保证模型和算力的相对剩余,部分功能可能需要专业版才能实现,这样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同意义的指令来完成同样的内容。比如异步模式的功能,可以使用“撤回修改,回到XX版本”(前提是对所生成的内容进行了总体的命名。)。而关于输出内容的精准性,我们可以执行“思维发散”指令来达到效果。
大家有什么好的使用方法/心得
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
AI时代,我们大家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