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龚瑜老师(以下简称“公鱼老师”)开展为期两天的美育与学科融合工作坊,第一天了解美育,第二天探索学科融合。
课前公鱼老师让我们把材料摆得漂亮一点儿,所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组的材料摆得超级漂亮✨菜菜忍不住开始拍平铺照。
叮~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啦!
开场白
1、经历介绍
2、小组成员分工(全班共三小组,6+7+7=20人)
组长:做一切大家不想做的事情—猩猩
宣传官:发言—杨漂亮
文书:记录宣传—覃可爱
计时官:计时间—疯子
军事:资料—菜菜
后勤:保证材料—静静
3、将每组的姓名写在黑板上
活动一:思考两个问题并汇报
(一)美育是什么?
1.世间万物都是美,美也是千姿百态的。
如同笔尖划过纸发出的声音,手去触摸不同人衣服的触感。
2.美育:发现和感知美的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事,可能平常,但也有自身的美好之处。
3.美没有标准
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就是美吗?我们一定要变得更“美”吗?
(二)我们为什么而来?
1.提高自己发现美的能力。
2.学科融合,例如:如何去发现数学学科中的美丽/魅力?
3.增强生活中的幸福感。
(三)教师补充
1.不要百度,没有标准答案。
2.我们的所有活动,不要纠结像不像,按你想要的去画。
3.我们上课的时候,有没有问过学生,你想知道什么?
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前提是,学生在昨天的时候,就对今天的学习有预知。
过渡工具:KW(know&want,我知道了什么,我想要什么)
补充展示第二天课程计划。
活动二:介绍两个老师的案例
(一)梁以瑚老师《老爹妈思厨》
一本通过食物来讲人情味的书籍。
食物是在“大概念”上找的一个主题。
《荧光闪闪下一站》荧光闪闪的生命。了解蝴蝶的一生,我现在的状态,像蝴蝶的哪一个时期?
艺术给人表达自身情感的机会。
(二)叶蕾蕾教授:赤足艺人 世界环境工程
《唤醒创造力》
自信、乐群、求真、创造
直线与曲线:直是标准化,“抖/不平”的痕迹是生命留下的痕迹。
案例:卢旺达鲁杰罗种族灭绝纪念馆
改造环境,敢于去面对在屠杀中死亡的亲人。
体育陀螺课上:可以给予差生展现自己的机会(鼓掌、握手、你需要我给你签名吗?)
美术课上:可以让孩子说出内心的话语(越南和台湾的交界,外地媳妇离开——我没有妈妈)。
《7000棵橡树》城市造林替代城市管理;1983年在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示,当代艺术展。
“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伊斯
(三)讨论:你对“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的理解
1.菜菜:我想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认识你的影响力。”
我并不觉得艺术家是一个很高级的标签,就像刚刚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老师给出了指令,把桌上的材料摆得漂亮一点。我们有的人在摆材料,有的人在递东西,有的人在故障……这个过程,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整个课程之中,每次用完之后都会回归原样,我们整堂课桌面就是这个鬼样子,这就是一种影响力。(搬走一块石头,种下一棵橡树。这件事本身是有趣的,每个人都在创造。)
还有,隔壁小组,虽然没有参与到我们小组摆的过程,但是你们看了,看了之后你们可能会思考,那我们小组是不是也可以摆得好看一些,那这就是社会影响力。
最后我想说,我觉得每个人的样子都很美,例如青山脸上的褶子,我会觉得多么充满故事!阅读一个人,感知那么多的故事,也是感受幸福的能力
2.青山:存在的必要,美的可能性。
3.美丽:人人是大众化,艺术家是精英文化,放在一起就有种对比。
4.教师补充:
(1)你对事物的理解,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历进行的再创造。例如:7000块石头的摆放方式,没有给你图片之前是你对于这个材料,你对摆放方式的设想,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之上。要给予孩子机会和想象的空间。
(2)每个人都具有能够加以发现和培养的“创造性能力”,这种创造力涉及一切人类活动。
但创造要建立在正确的责任与使命之上!
创造性——艺术——正确的责任与使命。
(四)谈美育
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美育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审美:去感知
情操:真、善为基础
心灵:爱的状态。如果内心没有爱,那就没有美。
2.一起来感受一堂美育课
问题:绘本《点》中的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他做了什么?学生有怎样的改变?
疯子:多元视角,例如:我自己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计算圆的面积的时候也发生过这样的故事,但是后面就不了了之了,所以我更多的看到绘本中老师的智慧——环环相扣……另一种可能。
要想孩子改变,先给他温度。你给过孩子温度吗?
包括和父母关系的问题,先去无私地给予别人,不需要回报,你一定会得到同样的赠与。
陈丽云:先去相信孩子。
杨漂亮:老师容易用力过猛,你觉得你可以画得更好,但是老师只给你打了60分。所以便丧失了信心。
3.视频分享
阳光未来教育基金会。
爱是恒久忍耐。
一定要相信孩子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制造一个自由安全的表达环境。
美术课上的表达是没有对错的!(绘画是交流媒介,没有对错。)
我们组六个人,我、菜菜、漂亮三个人都看出眼泪水了。
菜菜说,刚刚的视频让她上午的课程有了一个峰值体验。
离开的时候,我们发现三个小组的桌子摆放方式都极富有美感!
叮~彩蛋
仅以此文,分享给未能选课到美育工作坊的小伙伴们!
同时,也期待其他工作坊小伙伴的分享!
下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