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捐赠清空?

你怎么了?

证书都扔掉了吗?

你怎么舍得,我就舍不得。——怎么舍不得。

日记也扔掉了吗?

自己写得书,也不要了吗?——越写越好,没有关系。

老廖究竟受了多大的刺激啊?

其实老廖捐赠的习惯从小就有,本来从小就很吝啬小气,舍不得的东西真的很多,欲望永无止境,堆积起来的东西自然不少,即使房子不大也堆积了不少,一次次的捐赠,一次次的清理,还是那么多,永远那么多。

进山支教一年,一整年也就穿了不到衣柜四分之一的衣服,带去的衣服大半也没有穿,没有书房的日子也过来了,

突然发现:其实老廖真的不需要那么多,更不需要那么的堆积。

清空吧,早该清理了。

衣服这次就直接叠整齐放在垃圾房旁边和门卫直接说“是衣服,看看谁要吧。”

书,分类赠送,摄影,心理,语言类各自来认领;

CD给Y弟弟;

DVD给飞扬,他是我在这个城市最认可的DVD专业藏家,给他我放心;

法语书,词典,笔记,诗歌快递往天津,有同学要,对方付了邮费;

上百盘珍爱的磁带,不知道谁要,给谁合适?Amy可以用上,初中生们有福气了,那么多英语,法语,德语,汉语,京剧,歌剧,古典流行音乐应有尽有,真好,他们是2000后的孩子,是新生力量,他们会听吗?

已经有十几份送出去被认领了,还有十几份等人来取。

他们会有新主人了,祝福他们。

不用在老廖的书架里拥挤着,不用再落灰了。

开始清理更多属于自己的——

信件,上次搬家,我就知道自己信件太多太多,于是把信封全都扔掉,把内容保留下来还是很多,放了这么多年,也该清理了,竟然有将近一半是英语信件。

那些年,这些年都是依靠英语会友,感谢自己对英语的热爱和与大家的缘分。

偶尔看看信件里的内容都不记得曾经发生过,也想不起写信的人是谁了,不要再等了,若真的等到老了,岂不是徒增烦恼,回忆不起的回忆,何必?

荣誉证书都丢掉,画画的,摄影的,过眼云烟,散去吧,放手吧。

日记本很多,也很想也剪掉,可太多,信就花了两天才剪完,太累了,直接扔掉吧。

幸好,最近几年,画完的画册就直接送人了,不然也很难清理。

原来还把自己每次上报的报道留存着,真的不值得,有什么好留存的呢?

每次不都是因为做公益上报纸吗?

捐赠?

献血10年,不是捐赠吗?

血液都可以捐赠,书籍和物品又算什么?

去山村里教书不是“捐赠”吗?

传递出去知识和世界观,不算“捐赠”吗?

那么捐物,又有什么大惊小怪呢?

有记忆的时间里,捐赠的习惯也有20年了吧,

而且老廖的家庭很好,不是很有钱,而是爹很开明,

“是该清理了。”他早就习惯了俺的捐赠行为,也支持女儿。

所以,一切都不奇怪。

若说有什么刺激,也是有的,

一位我不太熟的人去世了,我们家的老邻居,年龄不算大,

他突然去世了,他女儿从帝都回新疆紧急处理后世,免不了各种是非和麻烦,

我不希望给任何人造成麻烦,乘早自己清理吧。

另外,看见了两个家庭的实景,吓得我不轻,

老廖告诫自己:不要成为那样,那么开始行动吧,不要,千万不要成为自己不想看到的样子。

清理物品,也清理心情,

清了,也轻了。

断,舍,离。

对物,也是修心。

书桌宽敞了,一次次扔掉,

一次次清理,直到——

舒服。

有些朋友真的很客气,觉得拿了老廖那么多东西,又送些礼物来给老廖。

谢谢,谢谢,谢谢。

谢谢你们收下了老廖的旧物,他们有了新主人,

俺替他们开心还来不及呢。

捐赠了那么多,还有剩余吗?

留下了什么?

没错,真的留下了一点,

一点最珍惜的两本书《塔莎奶奶》,一本书《社会动物》,几本还没有看的昂贵的英语原版书。

书架清爽了,人也清爽了许多。

衣服少了,不怕。

安全感逐渐自己建立起来,就不会囤积那么多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