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晚上开始心情变得不好,原因让人消极,我不愿意写出来。直到今天下午,我也高兴不起来,感觉没什么可写出来的,因为心里想的全是消极负面的东西,不愿意记录留下痕迹。
到了下午六点,一直计划买北京学区房的老姐告诉我,学区房谈好了,准备签合同了。我刚开始很震惊,因为我跟家里其他人一样,都认为以老姐家的经济情况来看,基本是没可能的,特别担忧老姐能不能凑够首付。等我详细咨询老姐之后,由震惊转为了轻松,她完全可以在三年内还清所有外债,而且凑首付借的钱都是关系好且确定不用着急还的。
老姐一直属于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一直是我的骄傲榜样。她从小自律学习好,也是我们这个条件不好的家里唯一值得拿出来炫耀的资本。我能够走到今天,拥有现在学历和工作,虽然跟她比起来微不足道,但却实实在在是因为我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姐姐。因为成绩跟姐姐没法比,从小到大我被各种亲戚拿来比较数落,内心积满了不甘和怨恨,但是我从来没有怪罪过我的姐姐,因为她大概是是世上最疼我的人了。大概是被这不甘、怨恨、不服气驱使,我一直想追赶着姐姐脚步好好学习,所以才能走到今天。
但是我始终追赶不上。我曾经想用努力干家务、帮家里做饭洗衣服来证明除了学习,我可以在其他的方面比姐姐强,但是我太天真了,只有学习成绩才是我所在的生活环境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尽管我跟姐姐一样靠自己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没有像姐姐一样考上武大、研究生读了北大,最后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只上了个二本的学校;参加工作后,仍然会有几年难得一见的亲戚一见面就调侃我:“你要是像你姐姐那么努力,也不会混成今天这样了”。这样的调侃还是能瞬间激起我的愤怒和不甘,但是很快就会消散,因为说这话的人不光跟我同辈,学习远不如我,还啃老不务正业,而我已经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了,而且是完全靠自己才争取到的工作。那时我已明白,这只是中国人喜欢用调侃别人、挖苦别人来变相取悦自己的方式罢了。
我永远能回忆起以前姐姐学习的样子,上学时就不用说了,每逢寒暑假,我最多能把作业早早的写完,就去找小伙伴玩或不分日夜的看电视;姐姐呢,假期作业做完了,会找父母要钱买一大堆习题做;寒暑假家里经常出现景象是,我约了一帮朋友在客厅开心的玩乐看电视,她在隔壁雷打不动的做习题。尽管我那时已经预料到将来我跟姐姐会有完全不同人生,可我真的没办法像她一样自律、有目标。
老姐本科上的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这在我眼里已经是很好的学校了,但对她来说算考试失利;本科毕业时,妈妈要求她快点找工作,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我读书了,爸爸那时候已经中风好几年了;姐姐倔强的要圆清华北大的梦想,跟妈妈谈条件:读研究生的费用自己想办法,我将来读大学的生活费也由她负担;妈妈无奈答应了。当姐姐通过了研究生笔试后,又同时面试上了中科院和北大的计算机系研究生,而中科院的计算机系更好一些,但是妈妈觉得北大听起来更有面子,逼迫姐姐选择了北大。后来她也靠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读完了研究生,并支付了我大部分的大学生活费(我自己也勤工俭学了一部分)。参加工作后,她又在一年内还清了自己和我的助学贷款。
其实受老姐影响大的不止我一个,姐夫也一样;姐夫家里条件不错,算小康家庭,跟老姐是大学同学,大概大三开始谈恋爱;毕业后,计划跟姐姐一起考上北京,但是姐夫没考上,本来不想考了,但是姐姐说我们家里条件太差,父母需要她来供养,如果跟姐夫一起停留在目前的状态,家里的条件永远都好不起来,于是两人就分手了,姐夫为了再去北京跟姐姐在一起,静下心又考了一年,最后终于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我也是在他们结婚的时候,听到姐夫讲起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人研究生毕业后就结了婚,姐夫找到了一个有户口的工作,姐姐就想买北京的房子了。家里以及亲戚们一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不行,都说想都不用想,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结果两年后,他们就凑够了首付,买下了现在的房子;直到两年前孩子出生了,又计划买学区房,还给我分配了凑钱任务,现在又真的实现了。说实话,这两年来除了老姐自己一个人坚持,我们其他人都觉得不可能实现,每个人压力山大但又不敢明说,我还不定期的去买彩票,期待中奖了烦恼一下就解决了。可是又一次,大家都觉得很难实现的事情,老姐不受别人干扰的达到了目的,我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尽管我没完成凑钱任务,只凑到了一半,其他的钱她自己想办法凑到了。
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姐姐,真的是我的骄傲,这一次买学区房的事情又给我了无穷的、努力往前走的动力。
我是日记星球703号星宝宝,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33期21天蜕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