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区的中阳县有一位传奇人物,说起他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和他一起传名的还有他的企业、他的家乡、他的功绩。
他是有钱人富可敌国,他是企业家令人景仰,他是大福星“福”射全城……他富有激情与智慧的演讲曾在多个平台播放过。
他就是中阳县钢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袁玉珠。他是一位农民企业家,三十多年来他一直秉承着“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做到底”的经营理念,并始终把“人生在世为何事,衣食住行四个字,若能跳出圈圈外,才能奉献为社会”“奉献社会不图所有,造福乡土只图所为”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其实中钢的管理箴言也是袁董成功的秘诀。
袁董,他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从小饱尝过贫穷的磨难,接受过传统的封建礼教。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血气方刚的他借着改革的春风,从一𠆤十来个人的小厂发展壮大到如今的万人大厂,没有脚踏实地和高瞻远瞩的将才雄风那是绝对做不到的,看看这些年他积攒了的多少装备,从电厂到煤窑,从洗煤厂到焦化厂,从高炉到生产线,从火车站到变电站,从装备水平到产品市场,甚至连场地到队伍,规模到实力等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年一年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中钢产业链的构成,也是中钢雄厚的家底和扎实的基石。
中阳钢铁公司位于县城北郊的狭谷处,一面依山一面傍河,长达十多里,过去袁董向人们介绍时说,中钢是一个“皮带形”的钢铁企业,厂区内布满绿色,“远看似公园,近看似花园”这是一位采访者的描述。为了方便运送原料和产品,“十里钢城”先后架设了九座大桥,只有谷端处才是人流进出的中心大门。
在这里我不想说他的奖牌和勋章,什么山西省工业企业30强和全省十大纳税户;什么山西省特级劳模;什么山西省功勋企业家;还有什么省级、国级代表等等,只想说他的家乡和他为中阳人民谋的福利。
2005年他第一次给中阳县唯一的高中部捐资免除学费时,有人说他是钱多的没处花,其实是当时的钢铁企业急需充实力量,他不敢奢望大学生们到他的民营企业来,于是描准了本土的高中生,这一资助就成了岁岁资助工程,并且还在逐年递增。这些年企业发展的很快,如今大学生要进本企业也得择优录取,但资助高中生的学费却没有停脚过。
2013年中阳县桥坡底棚户区改造时,中钢作为县里最有实力的企业,毅然挑起了全程一千多户人家的改造建设工程。几年过去了,如今棚户区已大部分分房到户,有的己经入住两三年了。
县城有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集中供热,这些年一直是中钢在挑大梁,供热的面积也是逐年在增加,有的已延伸至乡镇(金罗镇),连一些人说鸟不拉屎、后娘养的狐尾沟、慈窑会都己接入了供热管道。
如今规模化的大医院也是中钢投巨资在兴建中,按照省级的规模规划设计的,运营时也是准备先进设备先进技术一流引进,软件硬件一齐跟着上。
还有钢源旧址上正在兴建的学校,也是按现代规格设计的,以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主,到时县城以南周边片区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学,这是又一件“福”民工程。
再看看中阳的街道,平展宽阔的如同大都市,红红火火的灯饰如同长龙,可谓龙头不见龙尾。这一项一项的惠民工程都是中钢在帮衬和支助,每项工程一动就是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
离城不远的阳坡塔村,是袁董从小生长的地方,如今他投资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宽阔的路面延伸着,火红的灯饰悬挂着,整齐的高楼排列着,有居民区有校区,现代化的别墅座落在半山坡上,连片式的大棚蔬菜区,葡萄藤架设成了一条绿色通道。还有花卉植物园,又是另一番景色,如同走进四季如春的昆明,红的花绿的叶,漂亮的盆栽有的排成行、有的排成字景,有的排成梯形状,圆门、石桌、亭阁衬托出别样景致,实在是美的无法描绘。
村里还有大型活动广场,小亭阁楼、闲亭长廊,还有活动器件等,到处透着一种新鲜感,如同中国有名的华西村,昔日贫穷落后的山庄早已无影无踪。
谁不说自己家乡美,如今的钢城己与县城连接,到处都是高楼挺立,中钢的ABCDEF工人家属区,现代化的设施,展现的是中钢人厚实的雄风,彰显的是中钢人的时代风彩。
说实话我不是记者,也没有资格采访这样的大企业老板,但我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人,我会走出去看,用耳朵听,用心感悟,用网搜索。中钢是老百姓看着长大的孩子,他的成长、他的努力、他的壮大、他的福泽都是我们老百姓有目共赌的,中钢就是一条藤,正如歌曲《社员都是向阳花》里所唱的那样,中钢是个常青藤,各行各业就象爬在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你瞧,运输业发展了、修配业兴旺了、美食业增多了、通讯业也繁荣了、建筑业也……
近年来中钢人牛逼哼哼的,领着高薪住着高楼开着轿车,着实令人羡慕嫉妒,家里有在中钢上班的,不管是本人还是家人出门时,言行举止里都透着一种傲气,吃饭也讲究了,穿衣也追求时尚了,家居也要求高档的了,真有一种鸟枪换炮的感觉。
回想当年的中钢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诞生,在风雨中砥砺前行,经历了跨世纪的历炼,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样“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好大一棵树,任你狂风呼,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有乐也有苦”。
中阳成就了一𠆤人——袁玉珠,袁玉珠“福”射了一座城,幸福了这座城堡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