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被讨厌的勇气,给我很多启发。刚好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这本书无疑是一副醒脑剂。
书中说,课题分离,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他人课题干涉自己。这便是“自由”,而自由的证据就是“被别人讨厌”。大大小小的决定,是不是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这是我的课题,但做了之后别人会不会喜欢,会不会赏识,会不会因此提拔我,会不会认为我是佼佼者,这是别人的课题。做决定时,与其考虑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好的评价,不如考虑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高兴。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但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样的角度看人际关系对我有很大的震撼。很多时候我的人际关系都是在纵向上,有上司和下属,有能力强和弱的同事,有社会地位高和低的朋友;这样看其实所有的关系都是竞争关系,总有一个好劣。但如果发展出平行的关系,认为人都是有差异但是平等的,这样就不再需要分任何高下。这样一来也不再需要跟别人对比去看自己有什么缺陷,而只需要看到自己是怎样的存在能够贡献怎样的价值,追求超越自己而不是打败他人的进步。周围的不同的人也都能够成为超越自己途中的伙伴。
对于未来,阿德勒认为“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这是提倡完全的活在当下。我正是向书中的反例,生命对我来说是攀登高峰的过程,我所追求的是有生之年能够登上峰顶。强烈的结果导向让我能够披襟斩棘一路向前,但也终于在一瞬间因为丧失了登顶的希望而完全分崩离析。如今我想成为一个旅人,到达某个城市某个景点不是目的,旅行的过程才是意义。如果我能够在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做出当时“我想要”的选择,都在进行那一刻“我想要”的行为,那我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
很久没有读书,最近因为觉得需要提高英文水平,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于是重拾书本。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第一本让我产生巨大情感共鸣的书,但提笔想写读后感才发现很多细节都忘记了。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布置写读书笔记的作业,为了完成好的读书笔记于是不管读什么书都会写写画画的习惯。但太久不读书连曾经读书的习惯也已不再,这次阅读只是读,什么也没有记录,导致现在提笔想写点什么才发现书中的重要论点都已不再记得。于是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写写画画,不为显示自己阅读有多认真,也不为给老师完成高质量的作业,而是为方便自己。一个读书划线的习惯,从应该到想要,花了十几年的时间。
我近30年的人生中做出的很多决策,很多都是屈服于对未知的恐惧或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我是一个完全的经验论和决定论崇拜者,我认为曾经的经历决定如今的学历、地位、能力、性格和今后的发展,这些多年形成的东西想要改变太过不易,因此我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物尽其用。同时我也很在乎父母家人的看法,被拿来跟被同龄人比较的时候我不想做弱者,因此我需要尽一切可能取得传统价值观中的成功。我应该好好学习,我应该找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我应该稳步升职加薪... 我的工作和生活完全围绕着“我应该”,渐渐的我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好奇很么。没有想到的事,有一天“我应该”开始丧失作用。工作上即使知道我应该不断努力学习新技术,可是多少雄心勃勃的开始都半途而废;生活中即使我知道我应该花时间整理家务准备饭菜,可是当我真的面临休息还是忙碌的选择我总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休息。最可怕的是,当我有空闲时间时,我一边不想做那些“应该”,一边不知道有什么“想要”,于是时间在刷手机打游戏看剧中流逝。
不断探索想要,不断反思应该,不断为成为更自由的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