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
作家,2016年推出作品《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同年进入亚马逊中国年度新锐作家榜。
采铜在知乎贡献了975个回答,获得了493598个赞同、115293次感谢,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他的较真与理想主义赢得了无数人点赞。
推荐语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
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
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这本书将帮助你——
建立平衡的【时间】观,度过真正有质量的人生
建立选择标准,解决【选择】中的两难困境,找到适合选项
高效、即刻行动,在【行动】中增长智慧
通过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了解潜意识特性,借助【思维】工具,突破大脑的限制
优化个人资源,有策略地培养后天【才能】,成长为T型人才
找到你的独特性,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这些观点出发,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
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如何评判事情是否值得做?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而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味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获得高峰体验
从终极问题出发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我们是如何走入两难困境的?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我初步归纳了四个典型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
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学过画画,但是长大后就再也不画了,他们不会想到,这些绘画基础对于在职场中运用视觉化思考很有帮助。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也许若干年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
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
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改变
我接触过的博士生,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大抵是毕业后在本专业谋得一份高校的教职,区别只在于能否去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这些人中可能已有不少人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已经渐渐减弱,甚至苦苦挣扎。但是对博士来说,由于已经在本专业投入太多,他们面临的自由选择余地已然很小,若说让他们重新来过,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在东方文化下,“身份”更多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框框,限定、阻碍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可能更多地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于是虽然我们在做选择,但又好像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罢了。
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我们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觉,也就是把“未完成”的做事习惯往前一步,变成“已完成”的做事习惯。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扭扭捏捏、迟迟不愿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的人,这种抗拒心理起了不小的作用。他们害怕批评,害怕反对声音的出现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在别人面前而被攻击和嘲笑。于是这种惧怕就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为什么要看这本教材或者学这门课?是因为它现在很热门,大家都在推荐,还是根本没考虑过为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对自己有用?我在学完之后积累下来的很多知识,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应用,而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
这些疑问对教育心理学家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反思这类学习模式—— “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因为人的长时记忆存储并非像硬盘一样可以直接拷贝粘贴,不是说我们记住了多少知识,当我们提取时,就会原封不动地把它们提取出来。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映射。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我们每天要面对各种没有价值和没有意义的信息。简化思维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
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答案
周密地思考问题很不容易,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
第二个原因是“证实偏见”,也就是人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就往往只是在佐证这个看法,只关注能证实这个观点的论据,而对相反的论据视而不见,因此就无法从反面来考虑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
清单是一种“强制思考工具”,当你借助清单进行思考时,你需要逐一检视清单中的每一项,并将其与标准指标进行核对。而好的清单,是经过提炼的智力框架,帮助我们的思考至少达到基本的周密。
一份关于清单优点的清单:
清单是知识传递的一种高效方式;
清单可以减少遗漏;
清单可以减少信息的冗余;
清单可以将不同质的事物罗列在一起,只要这些事物在某个方面具有一致性;
清单可以作为行动指南,它本身就是一个可操作性的工具;
清单可以规律性复用,因而可以用于培养行为习惯;
清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固定模式,可以使思考过程抵御情绪化或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建立清单非常简单、快速;
清单具有无限扩展性,可反复完善。
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
一个员工具备突出的优点比他没有明显的弱点要重要得多。特别是对那些为人生前途迷茫焦虑的年轻人来说,在他们资源本就贫乏的条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乃至勇气)聚拢起来,投注到做一件事情上。专心做好一件事,哪怕这件事看上去极不起眼。三心二意、瞻前顾后、贪多求快、跟风冒进都是大忌。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所以要想一丝不苟地做事、把事情做到完美,就必须进行取舍。
塔勒布的答案是采用“杠铃策略”。所谓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具体来说,假如你每天有10个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那么你可以选择“二八开”的方式,把其中的8个小时专注在你的主业上,在这些时间里,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各种网络噪声的干扰,不要让各种社交媒体或者其他媒介分散你的注意力;而在余下的两个小时中,你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学习,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一些小而美的技能,尝试一些富有创意的游戏……
不痛苦地坚持到底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越是急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就越是寻觅不到,因为这个急于求成的心态,常使我们浅尝辄止或者妄加评判,消耗了我们原本就不多的耐心,使我们离“真正的”兴趣越来越远。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
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的循环。
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是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
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阻碍我们自主探索的一个障碍是,我们把一些过来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当作教条,自己束缚住了手脚。这通常发生在新手身上。而经验丰富的人则知道,再看似有理的教条也只是某些情境下适用,并没有非此不可的道理。
所以,如果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先不去问有没有兴趣,而是先做起来,而且很投入、很专注地做,并懂得如何把一件单向的事变得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得主动,那么你就可能越做越有味道,一点也不痛苦地坚持做下去。不需要意志力拖着你走,你自己就勇往直前,奔得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