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到底有个啥用?!

1

小时候,迷恋武侠剧。

总有一个比较狗血的梗:反派抓了或者杀了主人公的亲朋好友或者老婆,然后主人公怒发冲冠,誓要跟反派拼个你死我活。但主人公的武功一般都不及反派,如果去找茬那就是被人完虐。不过这时主人公不会去在意这些,非要意气用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时,肯定有人出来说这句话:“你要冷静!不要失去理智!你去了也是送死,何必呢?”

然后主人公就会大义凛然地说:“就算是死,我也要去!我不能看着我的……”

最后,劝说无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主人公先是被虐,接着凭借着主角光环秒杀对手。

小时候,我就经常有个误解:貌似人都不喜欢按照理智去办事,总喜欢一意孤行。

长大之后,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要学会走心。

有了这种思想意识后,我就经常被我老娘揍。

因为,我老娘经常跟我讲大道理,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但我觉得我的行为应该“走心”:

比如我内心是拒绝写作业的,但我老娘理智地告诉我不写作业的后果;我内心是拒绝吃青菜的,我老娘理智地告诉我光喜欢吃五花肉的后果……

最后一顿暴揍是少不了的。

2

经常有些大龄剩女找我帮忙——她去相亲时让我帮着参谋参谋。

我说你也不用纠结了,告诉你一个办法:拿张纸把你的要求列最重要的十条,一条10分,刚好一百分,然后你去相亲时在心里跟对方打分,如果对方“得分”在七八十分左右,基本就可以继续交往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非常的理智,于是开始积极准备,然后准备去相亲。

这次结果不错,她告诉我对方“得分”85分!

我打趣道:“靠这种理智的做法,貌似比较有效嘛,我也要准备分子钱了!”

可是我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个星期,她还是跟对方分了。

我不解的问:“不是蛮好的嘛!分数都85了!”

她答道:“我知道啊!但我心里就是不喜欢嘛!”

突然发觉什么科学决策法、理性分析法也没啥用。

3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卧底经济学家》里讲到这样一个案例——

说足球世界里,罚点球经过概率计算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你主罚点球时,对方守门员往左扑的概率是53%,往右扑的概率是45%,而站在中间不动的概率是2%。

虽然这个概率不一定正确,但是可以肯定一点,一般的守门员基本不会像傻帽一样站在中间不动。

所以按此推论,你主罚点球时最理智的做法就应该往中间踢,这样命中率应该最高。

但问题来了,真正的比赛中,其实很少有运动员把球往中间踢,为什么?

理智让你往中间踢,实际上你还是往两边踢。

就是万一往中间踢,那守门员一下子走神没反应过来,或者他真的有点傻,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你的球拦截下来,这样你就糗大了。

当你回去面对江东父老时一定会被人骂成狗:傻帽一个!职业球员竟然往人家怀里踢!蠢!

你往两边踢,还可以找些其它的理由和借口帮你掩饰下,也不至于被骂得太惨。

我不禁要问了:理智到底有个屁用?!

3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天天喊着要减肥,这是理智思考,但基本没几个人有毅力能把肥减下来。

因为你的理智并不会去指导你的行动,你晚上还是一样多吃二两五花肉。

你的内心思维是:没五花肉我会死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听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天天听各路大神讲心灵鸡汤,告诉你该咋样咋样。

然后你的理智会告诉你:从明天起,我要跑步健身、读书看报、提升自我!

然后呢?

最多坚持一星期,你依然还是你,依旧走着老路。

成语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4

理智VS情感

我们一边大喊要高举理智的旗帜,然后在做每一个决策时基本都是情感占据了上风。

我不禁要问:理智究竟有啥用?为啥每次都是理智完败!

直到看了《大象与骑象人》这本书后,我才有点明白了。

书中把我们内心的情感比喻成大象,把理智比喻成骑象人。

大象与骑象人是一个整体,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基本是靠大象去完成,大象因此成了主导地位,而骑象人只能算个意见的参考顾问。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次都是理智完败了!

如果大象没啥想法,然后听了骑象人的意见建议后,就会形成理智的决策;但一旦大象有点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就算你的骑术高超无比,你也是无可奈何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智是服从是情感的。

莎士比亚也有类似的观点:理智可以制定法律来约束感情,可是热情激动起来,就会把冷酷的法令蔑弃不顾。

5

那么,想要做到“心神合一”“表里如一”看样子真的很难。

记得读《王阳明传》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给我触动很大。

知行合一也是王阳明这种圣人一生去践行的,他都尚且难以达到,何况我等普通人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

其实不然,就我的理解,还是有可能达到。

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上文提到,想要大象和骑象人行动一致,只有当大象没想法时,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欲无求”!

佛家里说,要抛除一切贪嗔痴等执念,方可有所得,才可超然。

现在想想也不无道理,心中无欲无求,理性就会占据上风,理性就可以知道你的行动,你的每一步都是对的,这样不大成都很难。

然而,滚滚红尘,繁弦急管,路人甲乙丙丁每天都在做着“南辕北辙”的事情;而那些内心执念少的人,能用理智去指导行动的人,注定就是强者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