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孩子,你可以内向,但别懦弱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管你是“树懒”还是“蜗牛”,你都是爸妈心中的珍宝。

倩倩最近不舒服,妈妈带她去医院做检查。检查的结果却让妈妈很吃惊,倩倩居然得了急性肾炎。

这种病一般不是大人才有吗,才七八岁的孩子肾脏怎么会有问题呢?

医生详细询问了倩倩平时的生活习惯,发现一个大问题,倩倩在学校居然常常憋尿,这才导致了肾炎的发生。

妈妈听后很生气,责问倩倩为什么憋尿。

倩倩委屈地哭了,她说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想上厕所,几次之后被老师批评了,她就不敢了,就常常憋着等下课再上。

一番话说的倩倩妈妈沉默了。女儿一直乖巧懂事,从来不给大人添麻烦,只是有点内向,不爱说话。她从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可是今天,她却觉得自已错了。内向可以,但是内向到没有自我的懦弱就问题大了。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安静、乖巧的“好孩子”,他们像蜗牛一样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探索着这个世界。他们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常常牺牲自己的需求,压制自己的感受,用妥协、退让,甚至讨好来获得更多的接纳和认可。

倩倩妈妈回忆,3岁前的倩倩其实不像现在这样,也曾有过天真烂漫的时光,爱笑爱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突然变的文静起来。她一直以为是因为女儿长大懂事了。

不过顺着记忆还是可以找到倩倩改变的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孩子有时候会突然问她“妈妈爱我吗?”、“妈妈你会一直在我身边吧?”她做事的时候常常粘着她;她一生气就马上道歉;她和丈夫吵架的时候,害怕的大哭等等。

这么小就学会了看人眼色,大概是没有安全感吧。孩子还很害怕接触陌生人,时刻充满警惕。

像倩倩这样的孩子的内向是后天形成的,他们缺乏一个稳定有安全感的环境。父母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或者一方缺席等都是孩子性格变化的原因。对爱和关注的渴望,他们不得已压抑自已的天性,变得乖巧懂事,长此以往,内向、自卑、懦弱等也随之出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一类孩子他们的内向是天生的,他们就像“树懒”—安静退缩,做事总是慢半拍,对待欺负更多的是忍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树懒”型孩子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向型人格者。他们的内心不存在自我压抑,他们的安静忍耐,慢半拍都是天生的,不因外界环境改变,真正意义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类人善于独处,思考更多,专注、认真,往往也更能取得成功。

对待这类孩子父母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不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矮小”巨人也能圆梦。

而后天“蜗牛”型的孩子,父母可以从四步入手。

创建安全有爱的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因为父母而不安要及时给予安抚和温暖。

允许孩子犯错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允许他们做自已。

教会孩子说不

别人不合理的要求要懂得拒绝,自已不想做的要学会说不。

创造条件在生活中学习勇敢

生活中寻找孩子能做的事,锻炼他的胆量,比入鼓励他独自买东西,独立买票等。

孩子,

你可以内向,但请学会勇敢;

你可以害羞,但请学会微笑;

你可以善良,但请学会拒绝。

好好做自己,爱自已,

今后的路还很长,你终要学会靠自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戒21天挑战营第二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