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第七章,马上联想起上学时学的哲学中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探讨。就类似于世界上本来没有“长”,直到我们定义了“短”;世界上本没有本没有富有,直到出现第一个能比别人多抓一只兔子的壮汉,很多事情的决策也本没有对错,直到我们明确了所要追求的结果。在这一章作者反复强调了这一问题,是要在做出决策之前明确判断角度,否则所做的决策无从判定是否争取。而找出这一角度或者衡量方法就变得异常重要,文中举得评价汽车安全性的例子非常好,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理解的简单例子,就是如果你用出勤率去衡量一个销售人员的好坏,就明显是一个错误的衡量标准。我近半年常说一句话“员工只会做你考核的事情”,虽然难免偏颇,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员工的收入(考核一定是和奖金挂钩)一定是反映了你的评判标准,高收入就是好员工,那就意味着他一定会努力做你考核的事情。而如果你衡量他的优秀与否却用考核以为的标准的话,那就是制度问题了,而且你的考核一定是难以奏效的。
后面讲到反对意见的运用,其实前面慢下一个伏笔,说“决策并非来源于大家一致的意见”其实也就表明了反对意见的重要性,反对大多数时候,不是对错的选择,而是角度不同的看法,所以如果能从反对意见中去换位思考,那么了解越多反对意见,看待一项决策就能从更多角度,也就更加全面。所以我想这才是那些喜欢反对意见的人的真正目的,有更多角度,才有更完善的判定决策。
这些年一直做市场线相关工作,深刻认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而要活动更多角度的观点,听取反对意见,分析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的背景角度,是真正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的方法。比如你做一款婴幼儿产品,听取已婚中年男性、已婚已育女性、未婚中年男性、未婚女性等等不同年龄段和婚姻情况的人的建议,是要从潜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者、购买参与者、准消费者等等角度去看待你的产品,从而得出正确的产品设计等决策。
在后面谈到电脑的应用发展的时候,可能对于80后还是感触较深,从DOS开始入门的一代人,是完全见证并应用电脑的一代人,也认识到作为工具它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工作方式的变革,需要数据时,可以几秒钟就从基础数据里分析出几年甚至几十年数字变化的规律,但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电脑仅仅作为基础数据或者说背景资料的提供工具,而决不能,也不可能变为决策者。
最后第八章,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模板式的读书感悟,应用了 总分总的叙事逻辑,让你能从头在回忆下整本书的架构和逻辑,但我想德鲁克真证想告诉我们的是“坚持做更优秀的自己,理性选择更美好的人生,”。
然后突然就想起一段话,人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阶段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阶段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至于什么意思,各自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