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什么的?”
“我学心理的。”
“那你能猜出来现在我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
1
前几天高中同学娃哥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两张不知名软件上的截图,截图上显示有七八个人请求加他为好友,他玩笑吐槽,“最近有点儿忙,真想找个助理啊……”
有同学好奇,“你这是什么工作啊?”
他回复,“心理医生,是我做的一个兼职。”后面还附了一个“机智”的表情。
随后其他同学纷纷在下方留言,表示惊呆:哇,娃哥你还会这个呐!
娃哥学的是数学专业,大学期间,他参加过学校的心理社团,并且也在学校做过摆摊算卦的活计。
大三时,娃哥在学校的第一届“社团嘉年华”上负责测字测心理看星座手相面相断吉凶。
活动结束后,娃哥说:单凭一张纸一支笔,说几句话就能把人套住,这个不容易,技多不压身,而且我给人说的,百分之六十是真的,剩下的部分有语言艺术存在。
这或许是娃哥对心理学的理解,他将心理和算命联系在了一起。
娃哥这人聪明,书读的多,文采也出众,若说哪天成为一个大文豪我是绝对相信的,但如今随便在网上挂个名头称自己为“心理医生”,我却怎么也不能认同。
2
似乎每一个学心理的人与其他人聊天时都会遇到上述尴尬的问题,当别人知道你是学心理的,往往立刻表现出一种莫名其妙的表情,是诧异,惊奇还是厌恶,这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其实早在我还是一个心理学白痴的时候,我对心理学的看法也同大多数人一样不那么乐观。
上高一的时候,我还和同学超级嫌弃的认为,“学心理的都是变态。”
好吧,现在我也成为“变态”之一了。
言归正传,心理学并不像我当初想的那么变态,换句话说,你以为那些能够解决或治疗变态的人并不都是变态,即便有,那也是统计学中极少数的低于百分之0.05的“显著性差异”。
3
大学时有次周末,朋友来我学校上普通话课,恰好我在学校,就带着他简单参观了一下学校大致的模样。
期间他问我,“你们这学期都学什么啊?”
我回答,“有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接着我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对他说了一些譬如老师讲课有时会讲血腥案例之类的话,当然,我没把具体案例讲给他听,不过他听到后依然露出嫌弃的表情,“怎么这么变态啊。”
记不清我当时是怎么回复的了,只记得听到我对他解释后,他略尴尬的笑了笑。
4
心理学涉及到的方向很多,需要学的课程也很广。
除了上述提到的变态、临床和人格心理学,还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等。
学习人体解剖为的是充分认识脑机能,以便更好的研究心理;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为的是初步了解病症,以便日后能够迅速判断出来访者的心理严重程度和病症。而老师上课讲的一些案例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融入情景认识问题,也为了能够给来访者更好的服务。
5
普通人对心理专业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是不是学这个专业以后就能当心理医生?心理学是不是算命?
郑重声明,我们心理学虽然被要求“上要略懂天文地理,下要知晓鸡毛蒜皮”,但是这门学科的专业分工还是很明确滴。
心理医生是要以医学为基础去治疗一些神经症(比如重度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人格障碍和有精神疾病的人,这些问题通常需要用到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地点在医院,而且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属于医患关系。
那么对于没有医学基础却要学习生理解剖的心理学专业而言,心理咨询师,就是我们的本行工作啦。
与心理医生不同,这个职位更多的是对一些有心结的人进行开导和梳理,从而帮助引导他们自己探索领悟到症结所在,解决问题根源。咨询的地点在一个明亮舒适的咨询室,属于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且不牵扯到任何药物。
至于算命……
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心理咨询师更多时候是倾听来访者的讲述。
算命中的来访者是带着问题来的,算命先生则多是告诉来访者未来会怎样,该怎样避免等等。
因此,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和算命,三者是不同的。
6
所以不要一见面就问“知不知道我想啥呢?”
如果你坚持要问,那么也只能干脆一点回答你“不知道。”但有些别具慧眼的心理人是可以通过微表情来推测你的习惯性格的。
也别觉得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为的。
因为这个职业的确需要大量案例时间的积累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来成就。
7
心理学是一个耐看的学科,乍看时它并不引人待见,却随着了解越深越被它吸引……
就学科而言,它是一门可测量可验证的科学,涵盖统计,测量,实验,高数的课程(之前据说还上过大物),但它又同时涉及哲学,生物学,天文学等,文理夹杂,所以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从就业而言,它可以涉及到各个行业,如企业(国企,私企),学校,监狱司法……方向有咨询心理,管理(人资)心理,临床心理,EAP员工帮助计划等,方面很广。
它的理论错综复杂,如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一样,心理学分为七大流派:构造主义流派,机能主义流派,格式塔流派,行为主义流派,精神分析流派,人本主义流派和认知流派。七大流派先后产生,各自争鸣,也曾经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总之,有人的存在就有心理学,比如我们说话有时会口误,这被心理学界的大咖弗洛伊德认为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我们可以在几秒内记住一串电话号码,却未必能永久记住,前者是因为我们的短时记忆起了作用,后者则因为信息并未编码、提取、储存到我们的长时记忆中……
8
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心理学未来的路很长,我们不过是未修成人形的小妖,离黑山老妖的级别还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潜心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