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真理吗?如果有,那真理究竟是什么?这真的是一个太宏大的提问了,因为几千年来,无数哲学家都在追寻——真理是什么。
沉淀了两天,仍然觉得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我理解的“真理是什么”,正打算放弃时,突然想起了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也许这个比喻会帮助我们管窥一斑。(洞穴比喻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
在追寻“真理”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下柏拉图的“理念论”,这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他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理念”却是不变的。(理念是一个哲学术语,原文Idea)
比如当我们说“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种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的,会腐烂。
柏拉图用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说明“理念论”,以及人们如何追寻真理。
他说: 有一群人一直住在洞穴里,他们面前是一堵白墙,身后有一堆篝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能看到篝火照射的影子,听到相应的声音。这就像今天在电影院看电影。
由于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人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有一天,在洞穴中居住的看着影子的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去思考,如果我站起转身会怎么样?然后他站了起来转身,看到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微弱的光点,于是在其他的人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安静的慢慢的走向了那个光点的方向。
他看到光点变得越来越大,最后,他跑了起来,然后就从洞穴里出去了。此时他终于发现,原来这才是现实(理念的世界),他看到了宇宙的真相,于是他又回到了山洞里,开始向人们讲述他所见到的,告诉人们,洞穴里看到的只不过是影子 ,可是没有人相信他。
我的老师,言说与治疗教育艺术家塔卡老师说过:如果一个人超越时代性的发现了真相,一般来说,他所在的社会是无法接受这一点的。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所体验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影子,影子的背后还有现实存在,而这些现实就是理念,也是宇宙的真相。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说如何寻找真理的。这个世界,我们未经思考看到的东西,可能只是像洞穴里的影子一样虚妄。善于思考,透过表面现象,才有可能看见真实的事物。
童话、神话、传说故事都是以想象性的图像表达高层次的真理。所以,不仅儿童,包括成人都需要故事的滋养。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讲故事时,那洞穴外的光(真理、理念)将被召唤到我们与孩子心魂之间,而这些滋养将会是孩子未来一生心灵生命的基石。
最后特别想要说的是,就像我们身体需要健康食物一样,孩子们的心魂也需要健康食物——好的故事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麦子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