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你们的傀儡!”14岁男孩的怒吼,戳穿教育最大的谎言

作者 | 云淡风轻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湖北仙桃

1

“我都是为你们学的!”

今年春节后,儿子进入初二下学期。

结果却遇上疫情,在家上了几个月的网课。

网课结束后,我唯恐孩子落后,帮他报了补习班的课。

不久,他就迎来了初三分班开学。

初三紧张的氛围,儿子被学习塞得满满的。

一天到晚,十多个小时坐在教室上课,再加上三个多小时的晚自习,双休日白天,我也不让他落下补课。

我这边如临大敌,不敢放松,儿子却在高压之下,越来越沉迷手机了。

我不停地催促他:

“快点写作业,早点休息!”

“别玩手机了,赶紧写练习册!”

“赶紧休息,明天要补习了!”

面对我的催促,儿子经常一句话怼得我哑口无言:“有本事你来写啊!你会吗?”

每一次考试,我只盯着最后的结果和排名,没有看到孩子已经做到的部分。

有一次,当我又在评价孩子的考试成绩时,他边哭边对我说:“我又没有考好!我觉得学习是为你们学的!我不知道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

听他这么说,我是又好气又好笑。

我心想:我每天不辞辛苦地照顾、陪伴你,为你掏心掏肺,你居然说这么幼稚、这么不负责任的话?

在我看来,我们都为了他活着,他却觉得自己是我们的“傀儡”!

同时,我感受到,我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带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和逆反。

慢慢地,孩子脸上没有了笑容,开始像网课期间那样,关起了房门。

我总有办法打开他的房门,盯着他的学习情况,比如,送些吃的喝的。

但任凭我技巧再多,儿子依然不肯理我。

放学回家后,他先玩游戏看视频,作业迟迟不写。

每每挨到最后,才不情不愿动笔,有时候是第二天很早起来接着写。

严重的睡眠不足,导致他天天上课打瞌睡。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却无能为力。

2

“妈妈不打扰你了”

学习之后,我触动很大。

之前孩子说“我是为你们学习的”,我还觉得很可笑,无法理解。

现在,我才明白,我们的方式,严重过了界线,我们的干预太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人生被控制得密不透风。

个生命只能住一个灵魂,我们对孩子过度的干预,让孩子失去自我。

当一个孩子没有自我,认为自己都是为父母而活时,又如何有主动努力的动力呢?

我们没有真正的尊重他,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和标准去要求孩子,没有看到他内在的感受和需求。

我才意识到,教育上最大的谎言就是——“我为了你好”,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怎么办?

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以前,我总是挣扎着想改变儿子,却把自己和儿子都拉进泥潭里,出不来。

我慢慢平和内心的焦虑,接纳当下自己的感受,同时思考:除了这些,我还可以有些有建设性的举措。

我用学到的情绪接纳法、0-100接纳法、341肯定法,开始跟孩子互动沟通。

我一改往日咄咄逼人的说教,说话变得温柔了。

解决问题之前,我先觉察情绪,不再带情绪说话。

起初,孩子以为老妈葫芦里又卖了什么药,以为我又要开启“换汤不换药”的干预。

他把我写给他的肯定小纸条,扔到一边,不耐烦地说“不看!不看!”

还防备地赶我出去:“你出去,谢谢,把门关上。”

我很淡定:“没关系,你有时间或想看时再看,妈妈不打扰你了。”

随即,我识趣地退出来,关上房门。

面对他作业前先玩手机的情况,我不再焦虑。

世界上有三种事,一种是自己的事,全力以赴去做。

一种是他人的事,可以提建议,但不干预,尊重他的选择。

还有一种是老天爷的事,上天自有安排。

他人的事,越干预,只会适得其反,让人越想对抗。

每当我忍不住想干预儿子的学习时,我就心里默念:亲情第一,人格第二,学习第三,按顺序进行,一个都不能少!

每当晚上快12点时,我走到儿子房门口,轻轻敲门进去,给他递上一杯温热水。

儿子不习惯喝水,总是买饮料,我也不再干预太多,给他选择的权力,只是适当表达关怀。

我说:“儿子,累了吧,累了就歇会儿,要不妈妈把你按捏一下肩颈。”

要是以往,我会责备他:“先玩手机再写作业,当然难以写完。”

我放下标准,把对他的接纳和关心付诸行动,当下他需要放松,自然地,儿子要我给他按摩一会儿。

我边按边抓紧可沟通时刻:

“儿子,妈妈看到你这么晚了,还在强打精神写作业,感受到了你在学习上还是很上心的。

你白天上课节奏又快,身体的感受你自己知道,是会有些疲劳乏力。”

儿子接话:“有时睡了午觉,下午还是打瞌睡。”

我明白,孩子可能猜到了,妈妈又要让他睡午觉的言外之意。

我接着说:

“嗯,是的。可能睡了午觉后下午还是打瞌睡,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会不会是睡眠不足(启发他回想一下,现阶段的状态),导致午觉那会儿也弥补不了睡眠时间。

我们可不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也允许自己慢慢来,按自己的节奏来。”

儿子感受到我对他天天熬夜的接纳,没有给压力他,平静地说:“我明天中午一定要午睡。”

那之后,儿子大部分时候都会午休,状态也改善了不少。

每次,我都及时肯定他:“儿子,你现在调整自己的状态,妈妈替你感到高兴。午睡给疲惫的身体放松,值得坚持试下去呢。”

渐渐地,我跟儿子的关系不再水火不容了......

3

“妈妈,你的手好冷”

双休在家,儿子见我忙着收拾整理家里,再三叮嘱我:“妈妈,你可以休息会,睡个午觉。”

他知道我每天陪着他熬,严重的睡眠不足。

我马上回应他:“谢谢儿子对妈妈的关心!”

有儿子的关爱,我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

有时,他会过来捂着我的手,说:“你的手好冷,记得用热水泡下。”

我幸福地笑着,有儿子的关心,再冷都是暖啊!

今天晚上,儿子让我陪他去剪头发,他耳朵上戴着耳机。

小雨飘大了,我们一路走着,撑了一会儿伞,我说胳膊有点累了。

过了一会儿,我问儿子:“妈妈想和你说说话,你可以摘下耳机吗?”

儿子取下耳机,说让我给他买点热的喝,还把伞拿过去,给我撑着。

一边捂我的手说“你的手好冷”,一边腾出另一只手紧紧牵着我的手。

那一刻,老母亲的内心被儿子暖化了。

曾经,那个在电梯里和我抢着背书包、提东西的小暖男,又回到我身边了。

我总是担心儿子热了冷了,以前,儿子会不耐烦地让我闭嘴,或者关门不理我。

当我更多的闭嘴,用行动传递关爱,也及时闭嘴后,关心的时候也温柔简短。

儿子跟我说的话也变了。

以前,他经常脖子一挺,喊着:“不要你管!”

这一次,他跟我说:“今天下课回来的路上,我背后都出汗了,只是你没摸,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我赶紧肯定:

“嗯,妈妈知道你长大了,已经很会照顾自己了,那妈妈放心了。

如果有什么地方,觉得妈妈说的比较多,你可以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

说出来与不说,感受会不一样呢!”

儿子没有接话,但神情淡定。

这个过程中,也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插曲,儿子回家后的房门,时而敞开,时而紧闭,我的内心有时波澜起伏,有时又平静如水。

但,我开始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接纳,什么叫正向表达,什么叫可教时刻。

一切开始往向好的方向发展。

儿子熬夜的时间,在慢慢缩短,做作业主动的频率越来越多。

当我想跟他聊聊,他只说一两句,我也接纳,不再刨根问底,在合适的时候,再跟他畅聊。

每天,他都喜欢我给他按摩,儿子说按摩他会入睡的更快。

儿子开始感受到,并享受妈妈的关爱,不再是排斥反感了。

儿子脸上自然开心的笑容,终于一点点回来了。

要彻底改变,我和儿子都还需要时间。

但我很笃定:只要我给到儿子足够的尊重与信任,相信时间会给我答案,也会给儿子答案。

曾经洪水猛兽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在蜕变,儿子也跟着改变。

以前的我,总想用各种说教、监督、惩罚,来把孩子控制在我都觉得“好”的范围内,结果,却激起孩子大力的反抗与逃避。

当我学会聚焦自己,学会了尊重与爱,拥有了经营和享受幸福的能力,我才有力量把这些美好的东西,传递到孩子心里。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