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我在北京工作的同学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例。他同事的儿子A在北京很普通的一所大学里面读化学专业,读大三,想申请美国某大学知名化学导师的研究生,这位A同学资质平平,成绩中等,考GRE也考不过很多人,怎么办?A同学一拍脑门,想了一招。
听说这位教授新出了一本化学领域的专著,他托了在美国的朋友赶紧买了一本,发快递回国。然后拿着这本书找到了他所在大学的化学系主任,说“老师,我买了本新书,但有些深奥,请帮忙指点一下”。老师接过书一看,是国际顶级化学教授的书,心想,这小子还挺爱学的!于是对A同学说:“我今天有点忙,过两天再回复你。”到了晚上,主任家里的小台灯亮了起来,经过两个晚上的挑灯苦读,主任终于搞定了这本书。第三天,主任对A同学说,:“这本书总体来说是写得比较好的,有三个方面在行业里面是领先的,”为了表示自己的学识,主任接着说;“但在另外两个方面还有待改进----”。A同学把主任的话一五一十地记下来,甚至还找来英语系的师兄来帮忙翻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这位美国教授。美国教授拆开信一看,一位中国大三的学生,对我的书竟有如此深的见解,罕见啊!于是附上自己的见解,洋洋洒洒地回了一封信。A同学收到信后,又去找系主任说:“老师,对你您上次提的观点,我反复研究,但还是觉得有几个地方有问题,请帮忙再解释一下。”于是,主任家里的台灯又亮了起来。
这样来来回回了好几次,A同学如愿以偿地申请到了这位美国教授的研究生。
也许有人会想,就凭这样三脚猫的功夫,真的可以胜任这未来的学术研究吗?
可以的,这位同学无意中用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联机学习,成为知识的路由器。在来回的翻译信件中,不断地把双方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话传播出去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地在细分领域有了深远的洞见,这些洞见融合专业知识,让他在短期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这种学习方式之所以一开始让人不舒服,是因为它超越了我们原来的方式。
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是真本事,但在互联网信息大爆炸时代,调用和融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重要。
过去一定是自己学习很透彻了才去教别人,100分去教5分的,老师站着讲,学生跪着听,而在信息时代,老师有15分就可以教5分的学生,大家商量着来,偶尔学生还能教老师几招。
我自己身边的案例,我之前的公司有一位X总,出身农村,只读了一个很普通的专科,毕业后进了山东某知名家电公司做电子工程师,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争取到了一个去日本NEC公司学习的机会,NEC是国际大公司,在电子领域领先全世界,X工程师技术马上上升了两个档次,回国后一年内晋升为项目经理,三年后,通过朋友引荐,申请到了北京邮电大学某知名导师的研究生,毕业后,他应聘上了深圳某公司的技术总监。工作之余,他还兼任某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导师,在教中学,在实践中学。三年后晋升为副总经理,当他的同学和同事还有拿着10万,20万的年薪时,他已拿到100万的年薪。
最后,以古典老师的一段话来结尾:
今天,最新的知识源头并不在某个教授的脑子里,或在某本书的某一页,它们在大脑和大脑的碰撞中,在问题和知识的交汇之处,在一线高手的实践中,要和知识源头联机!
如果觉得我文章写得好,请赞赏一片尿不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