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黑金之路

        事实上,尽管在波斯要做成任何事都得行贿这一点看似很低级,但是在许多方面,穿梭往来于权力走廊和欧洲金融中心的波斯人,与古代长途跋涉进爱人行贸易的粟特商人,在近代早期扮演者同样角色的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区别只在于,粟特人不得不携带者他们要贩卖的货物,而他们后来的同行出售的则是服务和关系,波斯地处东西方之间,凭借阿拉伯半岛的尖端连接着波斯湾、印度、好望角以及苏伊士运河入口,这意味着他会收到不计代价的追捧,尽管这些追捧的人都恨得咬牙切齿。

        波斯有着庞大的石油储量,这几乎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英国海军大臣约翰·费希尔坚信,海战的未来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将从煤炭向石油转移。所有的证据都显示波斯很有可能潜藏着大量的石油,皇家海军非常希望获得其独家使用权,于是海军部开始介入进来。经过几年的勘探,一条输油管还是很快就竣工了,波斯的石油抵达波斯湾,并在那里被装船运回欧洲,以满足欧洲大陆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这些输油管网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

       麻烦也随之开始,石油的发现,也带来了政治上的混乱。外国投资者控制了波斯王冠上的宝石,这使得当地人对外部世界的仇恨日益加深,并进一步导致了民族主义,最终体现为现代伊斯兰激进主义对西方更深层次的怀疑和排斥。试图控制石油的野心将成为未来许多问题的源头。海军上将费希尔强调将海军战舰的发动机由燃煤转为燃油的重要性。他宣称,石油就是未来,他可以大量存储,而且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舰船跑得更快,他说,作为常识,决定海战的“首要因素是速度,他让你能够在你希望的时间、希望的地点、以希望的方式进行战斗”。“并在战场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丘吉尔指出,改用石油,关系到能否实现对海洋的控制。随即,府计划控股英波石油公司,保证石油供应的安全不仅仅和海军有关,它还能捍卫英国的未来。

        到了1914年夏天,英国政府成功买下该公司51%的股份,并获得了该公司的经营权,丘吉尔在国会下议院的雄辩赢得了多数人的支持,仅仅在11天后,费迪南大公就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以石油作为燃料,使得英国人的舰船比对手的更快更好,但是最重要的优势是它们能够停留在海上。德国队钢铁和煤炭过分关注,但是对石油的重视却不够,协约国是乘着石油的波浪驶向胜利的。

        石油是地球的血液,同时也是胜利的血脉。英国有两个高于一切的战略目标,第一个是保持对有着独一无二的战略和商业价值的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第二个是守住波斯和中东的油田。大英帝国在各大陆的领土几乎覆盖了地球的四分之一,但仍然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短板:石油。俄罗斯因1917年革命而崩溃,并且在布尔什维克党上台后迅速地与德国签订了和平条约,俄罗斯的内部破裂对于英国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英国人终于得到了一个真正的机会,可以强化他们对从苏伊士运河到印度这片地区的控制和保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