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了这本书,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对原生家庭的说法是有些排斥的,这是一直没有读这本书的原因。
阅读的过程中,还是想起了生活中曾经的一些负面经历和体验,关于家庭的、父母的、姐妹的,关于情感的,不只是父母,不只是家庭,还有关于关系的。可能最终会归结到家庭和父母或者看护人。对我而言,更多的是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爱和保护吧。
书里将有毒的父母分了六种类型:不称职型、操控型、酗酒型、身体虐待型、言语虐待型和性虐待型。
父母在孩子的世界里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发挥着什么作用呢?对于一片空白的孩子而言,父母就是给孩子描画世界的人。具不具备描画世界的能力?有着怎样的描画世界的能力?父母本身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怎么认知世界的?这些问题因人而异,差别是巨大的。
这本书的指导意义有两点,一、通过认知原生家庭的模式来修补自身性格的缺陷。首先,关注自身的身心需求,去寻找滋养,满足这些需求;二、注意自我界定,界定责任和需求,让凯撒的归凯撒,撒旦的归撒旦;三、打破旧有模式,利用新观念,创建新的行为模式。第二点是让身为父母的人思考如何成为称职的父母,为孩子创建健康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