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每日一句 2月27日 运安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那些道德修养不高的人,在独处没有人注意的时候,毫无忌惮地什么事都敢做,当他们遇到有道德修养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但人们早把他们做的坏事记得清清楚楚,就像看透了他们的肝肺,这种躲躲闪闪、装模作样又有什么作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通过外表表现出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必然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


感悟:

1.关于慎独。其实换用当今流行的说法,慎独就是一种自我管理。独自一人的时候要怎么管理自己的时间、思想、行为,这就是君子慎独的内容。在古时候人们除了读读圣贤书写写文章,好像也没啥可以做的事情,经商是三教九流的,谈个恋爱还见不着面,就算去旅游,也算是不务正业,所以慎独涉及的内容远不像如今的人们这么丰富。现在我们谈慎独,可能不仅仅得养德,还得加上养心。因为现代社会丰富的选择也带来了丰富的烦恼,让我们的内心像猴子摘苞米一样时时想要得到更多,静不下来。所以我想,慎独在当今社会来看,还应该有静心这层意思吧。

2.关于“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的一点想法。我对这句话有一点点不一样的理解,这句话讲到“己”,难道不是讲的君子自己的想法么?君子坦荡荡,自然觉得“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正因为君子就是“诚于中,形于外”,所以他觉得小人掩其不善是没啥用的,大家都看得见,就像看得见君子内心坦荡荡一样。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由己及人的错觉罢了。因为小人做了坏事,然后伪善的样子,是颇能蒙骗大众的。俗世中心如明镜,得具慧眼的有几人呢?

今次谈感悟有点愤世嫉俗,看来修行的很不够,还望师父、望大家多多批评帮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何为慎独?慎独一说最早见于《大学》和《中庸》这两部儒家经典之中。《大学》一书中曾论述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清风如约而至阅读 1,204评论 2 16
  • 问题与绘画感受: 老师叠色的顺序应该怎么样子?叠几层?? …… 8888888888888888
    不将就卡卡西阅读 378评论 0 4
  • 当人们还没有望向我时,我就一个箭步跳入了水坑,跳下去我才知道坑里泥浆很密,宛如亚马逊雨林里的沼泽,我在里面左右挣...
    唐痕阅读 4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