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如果不去深挖这错误的原理的话,下次还会犯,偶尔侥幸逃脱了,那也只是运气好。
一、标签大于事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给自己,他人以及一些事物打上标签。我们更倾向于拥有好的标签,以此来让人们对我们有好的印象。这不仅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还在社交上有一定的好处,甚至还可以获取一定的正面资源。
有这么一个案例:美国喜剧中心频道播出的《南方公园》第10季第二集就讽刺了那些高傲的环保主义者总是一厢情愿地将自我陶醉的观念强加给别人,根本不管别人的感受。有意思的是,其中的丰田普锐斯轿车火了,它成为环保主义者的标签,让人们认为只要开了丰田普锐斯,我就是环保主义者了。我只要让人们知道我是“环保主义者”就行了,人们才不会管我做不做“环保”的事情。
二、实际大于抽象
一个抽象的例子:桌上有一副纸牌,纸牌的一面是数字,另一面是符号,现在我告诉你这几张纸牌在印刷的时候遵循了一个特殊的规则,即如果纸牌的一面是偶数,那么另一面肯定是X。好,我洗一下牌,将4张放到桌子上,朝上一面分别显示:
纸牌一:8
纸牌二:3
纸牌三:♦
纸牌四:X
如果我告诉你,翻动两张就可以验证上述规则是否正确,请问你该翻动哪辆张呢?
一个实际的例子:如果你的家里有4个儿子,他们都会开车。你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们制定一些规则,其中一条是,如果谁开了家里的汽车,那么用完后必须把油加满。接着你决定外出度假一周,并让你的朋友帮你留意一下。
等到度假归来时,你想知道孩子们是否遵守了家庭规则,你的朋友说,他给每个孩子制作了一张纸牌,纸牌的一面标注着孩子们是否用了车,而另一面标注了是否加满了油。她把纸牌放到餐桌上,朝上的一面显示如下:
小A:开过车
小B:没开过车
小C:没加过油
小D:加过油
同样的,你可以选择翻开最少的纸牌,看看是否哪个孩子违反过规则。
两道逻辑上完全相同的题目,光是论解答时间的话,肯定是第二道题,更快一些,因为第二道题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并且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个能力:“发现潜在的欺诈者”。谁违反了规则,在第二题中,我们很轻松地就能知道答案。另外我们还可以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潜意识”来解决问题。
有了这两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比解决抽象问题更有优势。当我们在解决抽象问题的时候,转换成实际问题,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贴现与拖延
收益贴现:我们对现在的成本看的很重,对远期的成本看的很轻。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1.今天给你100块。
2.一周后给你105块。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前者。
但如果换成:
1.今年年底给你100块。
2.年底加一周给你105块。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后者。
人们认为现在的100块和105块之间的价值差距远远大于未来100块和105块的价值差距。关于未来的100块和105块,用沉没成本推断的话,我都已经等那么长时间了,也不差这一周的时间,假如没有其他情况的话,我的边际效益也是不错的,多等一个星期,多赚5块钱。
蔡叔关于拖延这一部分的讲解很有意思。之前我的认识一直是:你懒肯定是你的认知层次不够,否则你肯定会行动起来。现在看来还真不能一刀切。付出很大努力,却见不到效果,这个就很难受。不容易坚持下去,不像玩游戏,时时刻刻都有反馈。
我是学编程的,在网上买了一波课程,我觉得这个课程设计的很有意思。
第一:每个视频时长很短,最长不超过30分钟,最短的也就不到1分钟,学起来很轻松。
第二:有时候看视频,敲代码确实挺无聊的,幸好这课程有作业和练习。尤其是作业,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后,你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这种快感维持时间可能不长,但是你可以分享出来,这样做可以延长成就感,使自己不断投入当中。另外还有老师点评,得分高,自己心里也是美滋滋。
第三:不是你有了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好,而是你把事情做好了才会有兴趣,然后滚雪球,产生复利效应。
《认知突围》有这样的建议:学会计算事情的正确价值。
比如,对一个坚持学习,坚持独立思考、坚持践行的人来说,10年以后赚到100万是一件概率不小的事情。我们就这样算,一天我们就能赚3000块(好多啊),每天就这样告诉自己,这样就不会因为现在每月只能挣3000块而认为学习没用了。当然,建议始终是建议,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