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更高效的获客
本质:用户带用户,实现指数型传播
典型的裂变方案:拼团、砍价、抽奖(完成任务得更多抽奖机会)、拉人获利、集卡片分奖励(完成任务可得卡片、可转赠)、朋友圈刷屏营销(如网易云音乐听歌日记、西瓜足迹年度旅行地图、左右脑年龄测试)
基础:微信生态的成熟,为裂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传播网络,并降低了用户参与传播的成本。
三节课提出的裂变公式:
裂变公式有三个关键变量:
1.custs(0):种子用户数
2.K裂变系数:平均每个人带来的新用户数量
3.ct裂变循环周期:平均每个人带来新用户所花费的时长(速度)
所以,一个裂变活动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1.提高曝光量(精准投放:大流量&高用户重合度),提高流量的参与率
2.保证每个种子用户能够带足够多的人
3.提升每个用户参与传播速度
怎样做到以上三点?其中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设计裂变的激励机制以及保证用户参与成本足够低
一 激励机制
可概括为两点:1. 外在激励(符合用户利益点);2. 内在激励(满足用户情感诉求)
1. 外在激励:
说白点儿,就是用“钱”来勾引用户,砍价、拼团、抽奖,本质上都是如此,给的“钱”能够触达用户心理价格敏感的底线,从而促成参与传播,在这个基础上,给的“钱”多少和紧张感(如限时、限名额),影响用户参与的决策时间。
至于运营成本和拉新效率的计算,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仅通过单笔奖励的多少来达到效率最大化,也可以通过产品形态的变化,来做衡量,比如猫眼电影的拼团抽奖,先成团,成团后有资格参加抽奖,获得的奖品由团内成员评分,这样“曲线救国”的方案,除了参与传播效率的考量,一定有对拉新成本的计算在里边,既能促成激励,又保证了拉新成本。
外在激励也是做精细化运营的关键,比如饿了么的手气红包,用户分享后,不同用户抽取金额的大小不一样,这里边存在精细化运营的空间,比如新用户抽取的金额高、老用户抽取的金额低,又或根据历史用户交易数据,给价格敏感度高的用户更高的金额奖励,从而促成下次交易。
2. 内在激励:
说白点儿,分享内容能让用户“装X”,那内在激励就已经达到效果了。网易云音乐的听歌日记和西瓜足迹的年度旅行地图之所以能够在朋友圈刷屏,就是因为对用户内在激励的把握。话题性和满足用户自我实现,是内在激励活动能够成功的关键。
分享旅行地图是可能是为了展现自己热爱生活或有钱,分享得到学习笔记和学习勋章是为了展现自己在不断学习进步。总之,是在公众场合表演一个完美的自己。
一个成功的激励机制方案,是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结合,比如美团外卖的世界杯活动,在规定时间内(紧张感)集齐世界杯16强的徽章(话题性),便可领取66元现金奖励(利益点)。
二 降低用户参与成本
1. 活动形式清楚明白
2. 降低奖励获取难度到用户可预期的程度
3. 缩短产品路径
例举一个失败案例:猫眼电影里的“电影王者”活动,通过答题领优惠券,界面如下:
答题领优惠券,但金币是干嘛用的?答题为什么需要答题券?答题券又如何得到?这些都是用户参与的必备要素,可惜的是并没有清晰的给到用户。页面上的题目,对于不是电影从业者的普通用户来说,不百度就能知道的概率太小了,并且给的优惠券面额不足以打动我挨个百度问题的答案。
目前已有的相对成熟的裂变方案,在各家以交易为核心的产品中被提到了相对较高的优先级,比如红包、拼团等,有些甚至已经做成了常驻的产品功能。作为产品学习者,希望能够有机会做出更富创意的裂变产品设计方案,正因此,不断激励自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