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刘谦─DAY4─读书打卡

明晰关键词的含义。

准确辨认关键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是决定你是否同意别人观点的必要步骤。

当我们找出了一个论证的结论和理由之后,我们还得清楚的知道其中所包含的关键词的确切含义。只有先搞清楚一句话说了什么,我们才能对它进行回应和判断,否则就会出现想当然的判断,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

比如:有人问你,你读书了吗?那你是不是得先搞清楚,他这句话中的读书是什么意思呢?是指上学?还是指阅读书籍?

明晰关键词含义对于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说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学会提问》中提到的一些技巧:

1.多义词。一个词语可能存在多个词意,同时,一个词语越抽象,就能有越多的解读。比如:什么是“自由”,有的人认为不被限制活动范围就是“自由”,而有的人觉得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自由”。所以,我们对一个论证进行判断的时候,要先确定它的关键词的含义是否清楚,否则你没有理由在没搞清楚作者观点的情况下,草率地作出判断。

2.歧义。语言和文字的传达过程都不能100%的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词语是存在歧义的。但有时候我们又自以为信息传递是完整的,因为我们常常犯两个错误。一是常常自以为是的和作者心心相印,常以为你所理解的意思和作者想表达的是一致的;二是术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殊不知术语还有其他的意义。就比如:一个英语单词会对应许多的词意,但是有些词意用的多,有些用的少,而我们常常忽略用的少的词意。

3.语境。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确定一个词语的含义。比如刚刚提到的“你读书了吗?”,如果前面有关于策划阅读周活动的语境铺垫,你自然知道这个“读书”指的是阅读。

4.感情色彩浓厚的词语。要警惕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可能是为了激发你的情绪,利用你的感情所特意设置的。比如:“你更愿意支持税收宽免还是税收减免?”,虽然税收宽免税收减免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是很多人更愿意接受税收宽免的说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天:本书导语 时间如此宝贵,人们越来越希望在学习、工作和休闲方面寻获靠谱的指导,节省精力和金钱,达至人生的最佳...
    昵昵明香阅读 5,005评论 0 0
  • 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 读书笔记 前言 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切实有效地提出一些关键问题 这本书的目标是传授批判性的提...
    凫水阅读 9,196评论 0 7
  • 突然想起小马差不多生日了。 很久没有去关注这个信息。当她在深圳工作之后,我们有联系得更少了。 上小学后是几乎跟小马...
    lin秀阅读 1,183评论 0 0
  • 21世纪,还有什么比进行一段愉快的谈话更重要呢? 先测试一下,你是否说过这样的话? 朋友兴高采...
    稻子未熟阅读 12,174评论 2 2
  • 国庆期间,西安小雨绵绵,早上起来趁着雨停歇的功夫,沿着西沣路一直向南骑行而去。老天虽然阴沉着脸,但好歹没有开始下雨...
    douhaolee阅读 4,2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