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莫谈是非

小时候的我是在农村老家住着呢,所以对于农村的风俗习惯有些了解,除了和小伙伴一起玩,就是和家长一块处了。

和我在一起待时间最多的是姥姥,夏天姥姥手里拿着蒲扇,吃完饭后去门口大街纳凉去,有时第一个有时候不是第一个不过都无所谓他们总是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印象中她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直到我困了,躺在姥姥的怀里睡觉了,还能意识到他们细声的在聊着什么,内容是什么真没仔细听听看,在我印象中这可能已经成为生活中一种形式,我也乐在其中的进入这形式而已。

冬季姥姥手里总备着手电,除了晚上去厕所用来照明外,另一个用途是串门,我也跟着去,串门仍然聊天,内容我仍然不清楚。这也是生活的模式而已。

后来上了寄宿学校,回去的机会少多了,不过一年中两个假期仍然如此这般的度过的。

我发现姥姥的聊天队伍不如以前人多了,这也并不影响他们聊天兴致,我也不在姥姥怀里睡觉了,聊天内容听进去了。

无非就是家长里短是是非非,他们时而声音小,时而大,他们配合的默契。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家的机会越来越少,回去后走在大街仍然有几伙老太太们在一起闲聊,经过他们身边后像行注目礼似的齐刷刷望向你,很是不知所措,走远后他们有讨论的对象了,如这是谁家的孩子,谁家的外孙,听说……怎么着怎么着了

姥姥今年85岁了,回去后姥姥还仍然对我诉说着她以为的事物,我还是继续聆听着,而后劝慰心宽为主。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