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述影片关于孤独的内核之前,先了解一下电影本身。
揽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四项大奖的《水形物语》近日在国内院线上线。
这也是国内6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首次在国内影院上映。
国内上映不到一周已经累计八千多万票房,创近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首周末最佳票房成绩。
作为一部文艺片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由此也可以看出本片的质量过硬,与此同时关于影片的讨论不绝于耳。
披着怪物外壳的暗黑版人鱼恋童话、聚焦弱势边缘群体奋起反抗的主题、政治正确的争议等等,以及最让人想吐槽的国内院线删减版小黑裙,都成了本片的议论焦点。
但仔细观察片中每个人物本身,没有光鲜精彩的履历,都是游离于社会边缘的人群。
无法与别人说话的哑女艾丽莎、隐瞒同性恋身份的中年失业画家、被国家抛弃的俄国科学家间谍。
故事中每个人的人生,满满都写着孤独二字。
墨西哥三杰之一的吉尔莫·德尔·托罗导演凭借《水形物语》成为奥斯卡最大赢家。
而乐队魔岩三杰之一的张楚曾唱过一首《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你也许没听过这首歌,但一定听过这句话。
而将这两者串联起来的,正是电影中关于孤独的底色。
可耻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被排挤的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如种族肤色、性取向、残疾等等。
他们被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主流人士认为是可耻的,视为异类。
二是对电影主题的延伸,孤独并不可耻。但因为外界种种压力因素放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沉溺于孤独是可耻的。
孤独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妥协。
最本质的孤独无非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上的孤独。
故事的女主角哑女艾丽莎,脖子上从小就有三道爪痕,这也导致她无法用言语与别人交流。
开篇就是关于艾尔莎一天的生活作息。
关闹钟、煮鸡蛋、自慰、刷鞋、撕日历、乘公交。
这些场景在电影出现了两遍,而内容却一成不变。
日复一日地重复,这是艾丽莎生活中的孤独。
失业的中年老头查尔斯,艾丽莎的邻居。
职业是一名画家,但已经被辞退,其将最满意的作品呈现给工作室老板时被拒绝。
艺术绘画上不被认可的孤独。
画家爱慕上一位蛋糕店的店主,尽管已经失业经济拮据,但每次还是约艾丽莎一同前去吃派,只为能见上这位店主一面。
虽然不爱吃却已经堆满了冰箱。
当最终表达出同性爱慕之情时却被当做怪物看待,店主一脸嫌弃地将其赶出门店。
并对其说:“别再来了,我们是个家庭餐馆”。
而在这句话的背后意味着同性恋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无法组建家庭,就像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见不得光。
用头上那顶假发,中年画家将真实的自我隐藏在躯壳下,无人可诉的孤独。
艾尔莎的同事泽尔达,一名黑人。
当时正是种族歧视盛行的动荡时期,黑人惴惴不安,不被社会接纳的孤独。
她的丈夫软弱无能,整日抱怨和他没有共同语言。
仅有的朋友就是艾丽莎,还是无法说话的哑巴。
虽然她平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是因为在家中无话可说。
科学家霍夫斯德勒博士,一名安插在美国的俄罗斯间谍。
不能向别人透露真实身份,为了自己的国家与科研默默奋斗。
俄国高层告诉他“我们不需要研究它,我们需要的是不让美国人研究它”。鱼人的生命他无法挽救。
迫使他背弃自己的科学家使命,去杀死鱼人,背弃职业理想、远离家乡的孤独。
并被国家抛弃,两个国家战争机器中的牺牲品。
片中处处都是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写照。
等公交时椅子坐着的一位胖子先生,手上捧着蛋糕,身边挂着气球,而表情却沉重没有一丝微笑。
也许被嘲笑了体型,也许没人陪他过生日,无人得知他经历了什么。
这只是片中众多孤独的一角,街上热闹的车水马龙与五彩霓虹都与我无关。
内心世界仍只有我一人。
就算是片中的反派警探理查德坏事做尽,他也同样是孤独的。
在家中与孩子妻子无话可谈,就连与妻子做爱时也要捂住她的嘴巴不让说话,发泄工作压力。
警探勤勤恳恳工作,穷极一生都忠心耿耿高效能干,却因为一次失误就被上司威胁生命。
无论是在生活或是工作中没有任何可以倾诉的人。少有的对话还是镜子前的自己。
片中黑白电视里就出现过黑人与白人之间动荡冲突的新闻,立马换到的下一个台是正是一出歌舞升平气氛欢快的舞台剧。
结合上一个画面可谓是极具讽刺效果。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从未像现在一样明显。
导演曾透露过偏爱怪物片的原因。
“我们总是习惯用非黑即白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但事实上世界是灰色的,它是黑与白的混合体,是诞生与毁灭的结合体,它并不单一绝对,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百分百的好或坏,但人们往往因为身怀缺点而不被他人喜爱,彼此互相伤害,我们需要深入地与人沟通,需要学会彼此原谅。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喜欢怪兽,他们从来就不完美,但他们证明了不完美也依然可以活着,这非常重要。”
同样生而为人,却因肤色、性别、阶级而立起围栏,将人们分地而治。
带着后天的有色眼镜,彼此都成了对方眼中的异类,又何来交流。
你我都是孤独的个体,却又相互排斥,成为了无限循环的死结。
而半人半鱼的怪物则是片中孤独的结合体。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都是社会的边缘人物,而鱼人则完全不属于这个社会。
一只在热带雨林中尊称为神的生物被捕捉到现代社会研究解剖。
在亚马逊原住民眼中是神,而在捕捉它的人眼中,是被困在锁链中的未名怪物。
不被当“人”看待,成为社会孤独的投影,没人会去询问他的意见。
即使它拥有交流能力也无人知晓,更没人在乎。
而处死它的决定,原因仅仅是“不让对方研究它”。
但归根结底,故事仍是一个拥有暖色调的故事。
女主角的服装与电影色调从冷清的绿色,到接触鱼人后雀跃饱满的红色。
无法用言语交流的哑女艾丽萨最终与朋友一起救出鱼人,在鱼人的神秘力量下开口说话,脖子的划痕在水中成了鱼鳃。
中年画家的秃顶长出了头发,与科学家齐力施展冒险的拯救行动。
他们身处孤独,却不甘于孤独。
被外界视为异类的鱼人与哑女在水下相拥,两颗孤独灵魂的相遇,我们可以拥有彼此。
决定参与到营救鱼人的行动中就是一次自我救赎,用实际行动去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孤独的人开始联合起来,对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说出一句
微信关注公众号:最影短片电影(moviest1),了解更多精彩视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