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大量的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因为历史的伤痛,它值得一说再说,每次的民众热议,并由线上的观影引发到线下的纪念地哀悼,也同样说明虽然是和平时代,但我们从未忘记。
前几天无意间看了两部不太知名的电影《抗战者》、《情比山高》,如往常看影视剧一样,一些东西震撼了我,但其他的也许你可以很轻松的一笑而过,但这些,让我不得不花费时间去了解他们。从那里面,我看到了一个个的人,在遭受侵略后,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所付出的代价及努力。放弃,坚持,抉择,认命等等行为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是过往,但并非和我全无关联,甚至我们其实依然休戚与共。
在那两部电影里,我了解到了“滇缅公路”、“驼峰航线”这两个词,并且突然意识到自己对那段历史其实并没有清晰的记忆,这让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并且有一种急迫感,觉得不能再拖了,立刻就要更加了解他们。
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如雷贯耳的《中国远征军》,近几天里,几乎都在看——我为花费了太多时间看电视剧而自责,同时警惕到,自己已经太过陷入图像、网络信息的海洋里了,并且似乎潜意识里认同这些成为自己“知识”的绝大来源地——影视剧再真实还原历史,艺术价值再高,依然无法和真正的历史资料相比较,包括其他知识的学习,没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是永远不会成熟的,可惜我明白的有点晚了,走了太多弯路。所以,我必然要接受相应的代价。
除了以上,还有一个我以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易犯的错误,总是带着自己的价值预判,接受信息不过为了证实自己的正确,对所有异己的东西大加批判,这绝对不是一个学习的态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复杂,单独怪罪每一个人其实是过于苛责大家,但我很希望我的朋友包括我自己不要太过放低对自己的要求,要经常扪心自问,自己是否问心无愧。
这个时代,我们热衷写影评、剧评,人人都是自媒体,都在表达自己,闲言到此为止,我尽量忠于文本。
电视剧里了解到中国军队为保护滇缅公路,而出国赴缅作战,在装备落后、令出多门等情况下,虽然也打了漂亮的同古阻击战、仁安羌大捷等战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气势,但最终失利。以孙立人将军为首的新38师撤退至印度境内,戴安澜将军第200师则掩护杜聿明主力撤退,断后,进入“野人山”,原始森林多的是食人蚁、蚂蝗,环境极其恶劣,无任何后勤补给,粮弹药品通通告急,还不时面临日军的围追堵截,10万远征军伤亡56400多人,绝大多数命陨“野人山”。戴安澜师长也不幸牺牲,年仅38岁,曾做绝句,“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诗人穆旦也创作《森林之魅——祭胡康河谷上的白骨》 ,祭歌部分“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至今,其惨烈,其悲壮,不忍卒读。以上是为第一次入缅作战。第二次以孙立人第38师“中国驻印军”为主,以及英军等的配合,最终取得第二次入缅作战的胜利,成功捍卫了“中印铁路”、“驼峰航线”的安全,为国际援华物资的输送、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森然的白骨,哪一个都有平凡的一生中的喜怒哀乐,不仅仅是尘封的历史中的宏大叙事的一个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