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一个孤独的作家
读《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有感
这篇文章不同于沈从文先生之前描写翠翠、湘西生活积极乐观的类型文章,《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带了些消极怀疑自己的因素。文章开头就描写静,一切都静了下来,连两边房子里孩子的鼾声都听得清清楚楚,而此时他却觉得很空洞。
所有人都觉得他有些疯了,但他自己知道他没有疯。新时代的建立,他感觉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世界在动一切在动’,好像只有他被隔离出被抛弃于这个运动轨迹,曾经他帮助过的丁玲在这个新时代混的风生水起,以前护送过的遗孤也已长大成人。但是他自己却被自己的疯狂、时代孤独感与他人不融合,之前的写作事业现如今也无法拿起笔,几次想要拿笔但是无法克服内心障碍,还封笔40余年。
这篇文章的产生也有一个诱因。当时他自己写的文章被批判让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虽然被遭到批判不是他一个人,旁人觉得可能并没有什么,但是他不一样,甚至认为有人要迫害他。本身就有与着时代格格不入的心理,事情一爆发他的心里彻底崩溃。在我看来文章是他自豪的基础,但是被大家说他的文章不好,心里是有落差感,毕竟是自己精心写出来的。加之当时与新时代不融合,更让他怀念他笔下的翠翠,那个简单而又宁静的湘西社会。
“我在毁灭自己。什么是我?我在何处?我要什么?我有什么不愉快?我碰着了什么事?想不清楚。”这句话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他只是一个孤独的作家,一个好似被时代抛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