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我还年轻。很多时候,我都在怀疑世界,更多的是怀疑自己。我不懂这个世界,努力去追寻它的意义,却带来更多迷茫与困惑,挣扎了很久。终于,很多身边的事让我看清自己的处境,也让我看到了时代的洪流。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着的一切让我选择了相信自己。既然这是时代的洪流,我不愿意顺势,我宁愿躲在时代的边缘,远远看着,而不走近。
朱德庸说:“这是一个什么都在膨胀的时代,每个人都超负荷的生活着。我们越来越缩小的自我每天忙着在无数庞大的泡沫里游泳,却忘记游泳的目的是找路上岸。”我深以为然。电子科技产品高度发达的今天,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朋友、家人和陌生人可以同时出现在你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朋友圈是看不完的秀晒炫与点不完的赞,友情靠着点赞加持,省心省力,也多了虚情假意。空虚与焦虑在这个时代被放大,如周国平所说:“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多少人在这个时代里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努力寻找娱乐,制造娱乐, 娱乐至死。
提及娱乐,这是一个流量小鲜肉当道的时代,换而言之,只要你好看,你就有流量,他们一次次刷低了娱乐的底线,狗血剧,烂演技,歌声感人,但可笑在于总有人愿意为之买单,不是少数,而是大部分,这是我的悲哀。不仅助长了畸形的社会风气,也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在所谓粉丝的支持下,流量明星肆无忌惮,自以为是,赚最多的钱,拍最烂的剧,在镜头前凹人设,真正的自我也许早已迷失在娱乐之中了,华丽的外表下只是一副空壳,哗众取宠,没有内涵没有思想。而我的失望在于人们更愿意看跳梁小丑,真正的演员和大师却只能退居二线甚至被埋没在潮流中,实力抵不过颜值,好看的皮囊被盲目推崇,娱乐愚民啊!
而由娱乐又衍生出了很多新的贬义词,“黑粉”“脑残粉”“水军”“键盘侠”等等,而这些人的数量庞大到惊人,他们就是社会的一堆负能量,散发着满满的恶意,愚昧而不自知。最近胡歌因为蒋劲夫的事件有感而发,在微博说了一些话,引来黑粉和键盘侠的无数恶意攻击,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不洁的目光时时刻刻在监视着别人,拿着自认为的道德标准揣测别人的用意,误导社会的评论,中伤他人并以此为乐,我不禁感到心寒与后怕。而当我发现我身边也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人,我才知道,我与同龄人也是格格不入。
我学的专业与媒体有关,刚进大学时,当问到同学为什么读这个专业时,得到的回答大部分是为了要追星。我觉得很奇怪,读大学选专业难道不是因为自己喜欢吗,为什么要为了别人而学?转念一想,也许追星能成为他们的学习动力 ,那倒也不失为一件坏事。可讽刺的是,他们用着父母的钱,逃课浪费学习资源,不顾安危千里迢迢跑去陌生的城市,只为了追星;他们不讨论学习,只谈论明星八卦,随意评价;他们为自己喜欢的爱豆刷票,点击率靠他们没日没夜的刷出来;他们吃泡面攒钱只为买爱豆最新的专辑;他们浸润在脑残剧里虚度光阴,无所事事;在他人身上感知喜怒哀乐;更可怕的是他们为了维护爱豆,和网友掐架,逐渐沦为“脑残粉”,一味地捧高爱豆的形象,却让自己的嘴脸越来越丑恶。忽视了身边的友情亲情,现实中情感的维持却是如履薄冰,岌岌可危!精神越是空虚,越是要用娱乐充斥,恶性循环之下,是社会文化的败坏与践踏。网络时代,若不谨言慎行,你就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身边同学议论某某明星,讨论狗血剧,听所谓的流行歌曲,紧跟时代的“流量潮流”,我尝试过融入他们,我融入了,空虚与娱乐使我荒废了学业,渐渐迷失自我。庆幸的是,我从小看书,在书中汲取了很多哲思,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判断,及时抽离,重新找回了自我,用更冷静与客观的眼睛看待这个时代与漩涡中的人群。
我时常怀念儿时的时光,没有手机,朋友近在身边玩耍,聊天不需打字,喜怒哀乐呈现在脸上,是那么真实纯真。现今依旧听着老歌,经典的音乐总是百听不厌。时代在进,而我却在退。相信这个时代会变好 ,这是我的乐观,但一定不是现在,这是我的悲观。
有句话说得好:“浮世喧嚷,浊尘蔽目。人若不能克己行事,持清定之心,势必早晚都会成为盲心人。行存于世悲哀度日却全然不知。知足,知爱,才能知生命的朴质本源。”在浮躁的社会中,在潮流的冲击下,真真假假被混淆视听,道德价值严重倾斜,人们迷失自我,形为物役,娱乐至死,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看到了别人的价值却忽视了自身的价值。
“大道万千,唯守本心”,俗世纷纷扰扰,就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吧。去爱值得爱的人,包括自己,去做喜欢的事,去看看世界,发现自然之美,重拾对大地万物的敬畏之心。我还年轻,还有很多可能,还有很多尝试。每天努力感知幸福,也依旧相信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