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在简书上度过了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天啊,这些人怎么这么厉害;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么多事情;他们怎么这么有毅力。我也相信大多数人每次阅读了他们的鸡汤文都会对自己的状况痛心疾首,然后下定决心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以文中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随后,没过几天又在鸡汤文中“幡然悔悟”。好吧,我认罪,我悔罪。我也是这么干的。在经历来了这么多后悔后,我觉得可能是我们的心态有问题。
你既想做个贝多芬,又想做个毕加索,还想紧跟乔布斯、巴菲特的脚步创造巨大财富。醒醒吧,你快要上天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种经历:今天我要背一个list的单词,要去锻炼一个小时,要去写篇文章投个稿,要去看几十页书……随后,在每天夜里躺在床上时发出一句感叹:唉,今天的事又没做完。然后在接下来又想着要多干一点弥补之前欠的债。最后,之前的种种目标都在庞大的压力之下化为了泡影。
醒醒吧,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越这么逼着自己越会让自己失去完成这些目标的信心。说实话仔细去想想每一位鸡汤作者的经历,他们都是在某一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而后有所成就之后再逐渐去开拓其他领域的。这些领域中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只是比大多数未经过训练的人好一点的水平,这样的程度并不能比得上他们所潜心发展的那些技能。毕竟,真心想要在某个方面达到远超常人的水平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试错、总结、创造,而我们的一天也仅仅只有24小时。
你可能会说如果我把玩手机的时间,放松的时间都拿出来执行既定任务就肯定能做完。我也曾这么想过做过,结果反而让我更加的焦虑。完不成任务的罪恶感让我难以静下心去完成好其他的任务。我曾经在某个地方看到这么一句话:自制是需要大量能量的。当我逼迫着自己去完成任务清单的时候真的是感觉自己好像被掏空。完成任务清单的畅快感几乎被疲惫感所替代。这样的状况下你确定你能坚持下去吗?
选择好一个目标,慢慢走别着急
我始终觉得在经历了许多尝试了以后我们应该要做出取舍。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做就一定能做好的,即使做好了对于我们的意义也并没有那么大。而且在经过筛选后留下的那些,可能才是你真正想做的,能做的好的。在我高中时,校长一直说:“选择形成责任。”对于那些你选择的,你会有责任感去把它做好,你也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它。所以当你做出了选择后,你会把许多原来觉得很重要然而对你所做的选择并没什么作用的事项给删去,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你的选择上。这样完成目标的满足感会鼓动你进一步的花时间去研究,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那这就有人问了,我怎么知道该怎么选择?我最近碰到了很多的问题,单词单词背不进去,每天还想要做几个arduino的实验,还想把指弹编曲好好研究研究……每天在这些事项中穿梭的我突然感觉自己把自己弄丢了。我想要在短时间内去完成许多人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专注着完成的事,然而我却忽然感觉我忘了为什么把他们列在我列表上的原因了。我停了下来,歇了两三天。这两三天我就在干一件事,弹琴。弹琴是目前我少有的我经历了很多困难还在坚持的事,而且现在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是种享受。我想在这种状态中找找初心。
在最开始,弹琴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是对那些大师们的模仿,感觉和他们一样弹琴就能像他们一样能精彩的演出。(哪个坑不是这么开始的= =)后来,我觉得弹琴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放松,让自己脑子里突然闪现的许多旋律能在手上实现,能翻弹自己喜欢的作品。我感觉我能学到这个程度就足够了,我其实并不想成为什么大师,只是想取悦自己罢了。明确了这一点后,我思考了最近在做的几件事的目的。背单词的目的是为了读懂专业资料,学arduino是为了完成自己脑子里存储着的许多可能或者不可能的想法。(在我焦虑的时候我始终想的是不学这些东西以后就没有前途,没有和名校出身的同学竞争的能力,我已经比他们差了一个学校层级的差距了得赶紧补回来)在明确了最初的想法后很多东西也就不那么着急了,认定目标,每天慢慢地在这条通往目标的路上走就行了。这种心态下的我觉得,每天只要能比前一天多进步一点就够了,能向着我最终的目标更近一步就够了。
选择是为了取悦自己的选择。
所以,请你别着急,在路上慢慢走。先赚他一个亿的小目标实现不了,每天让自己向更好的自己前进1cm,简单的高兴一下大概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