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治未病

妈就是孩子的命。

接触家庭教育时间越长,发现一个规律,特别是孩的问题越大,走进来的父母特别是妈妈主动性就越强,什么样的表现呢?当交过钱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打听之旅,一般在第一次课堂上,家长会问老师自己家孩子的问题怎么解决,紧接着会有同样问题的父母与之聊,随后她就会找具有相同问题的父母,一打听,比如说孩子都是辍学,那她们就有了接下来的交往。看到她们如此认真好学,心生感动之余,还想多说几句,所谓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在医学界流传一句话“大医治未病”,放到家庭教育是能说得通的,此医就是父母,特别是母亲,妈妈。

前天与一位中医世家的医者聊,她说:医院只能治5%的病,可现在医院无论什么样的病人都有,就连感冒,住院,打吊瓶都是常态,很为现在的孩子担忧,这样的身体素质只会越来越弱。在此需要截断这条链条的唯有父母,因此她愿意把她所学所知给大家分享出来,让父母们不再为孩子的身体四处奔波,焦虑,达到父母轻松,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同样在孩子心理方面也一样,最好没生孩子前,就来学习家庭教育,学会找到合适的人生伴侣,学习如何带孩子,了解孩子的天生特质,运用合适的方式引领孩子,做高质量的陪伴,父母们能享受到孩子带给自己的快乐,每每看到孩子“我就心生欢喜”。

而当下却非如此,都是把孩子弄得喘不过气来,才想到找方法,本想着学几招回去弄孩儿。可没想到,随着学习的深入,才意识到自己所谓的教育错得有多离谱。孩子本来是棵树,你非要他开出花;孩子本来是棵草,你非让他长成参天大树。不懂孩子的说明书,糊弄,瞎弄,出问题是必然的。因此,做父母前学习是必须的,否则孩子跟着你会很辛苦,很想换妈,他对你是又爱又恨,爱你是因为他离不开你,恨你是因为你不懂他。同时你带孩子也会很累,你想让他按你说的做,他小的时候迫于你的压力,听从于你,一旦到了青春期,他的自我强大起来,想做自己时,忽然你发现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一下子消失不见了,青春期碰上更年期(母亲本身缺爱导致的),家里的战争无休无止,有人形容是:焦头烂额,这个一点不夸张。相信有同感的有很多人。

      周教授有两本书《玩住孩子男孩篇,女孩篇》,就是提前学习,能玩住孩子,做心中有数的父母,了解孩子就像是闭眼打开一把枪,再重新装上,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真正避免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大医治未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怎样坚持读书》 结构: 论点+干货、层进式 观点: 开卷有益、读书更是有方法的事情。 论据: 1、养成读书的...
    果喵阅读 184评论 2 1
  • 七律 惊蛰 暮岁诸虫化蛹眠, 睁开睡眼百花鲜。 雷鸣声响惊山地, 电闪光明照岭川。 窗外黄莺飞柳过, 门前白鸭...
    书中樵夫阅读 581评论 12 40
  • 找一个人相爱,不要风花雪月 我想 找一个人相爱 不要风花雪月 只要春水般的眼神把心融化 我真的很想 找一个可爱的人...
    欧阳小川阅读 1,321评论 59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