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推荐

      教师是一门很有趣的职业,在和学生打交道时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也如此,并一直不断在寻找最佳解决方法。而当我这个夏天看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时,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这本书虽然写的角度是父母与孩子,但我认为同样适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

      比如我看到第一章第二个主题“毫无效果的对话”讲述到,大卫因为嫌妈妈每次话太多,所以干脆不和妈妈说任何事情,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刚刚从事教学工作时我的妈妈就有提醒过我:和学生们上课少说话。因为我总是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尽量多的记住我说的重点,所以不停的重复重要内容,却从没考虑过学生是否可以接受。

        同一章的第四个主题“理解和共鸣”。这一点是我一直在做的,并且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有效果。比如我之前有个学生他是中午上课,所以很容易犯困,当他很困时我会告诉他:

“你很困对吗?”

“对。”

“我知道你现在根本没心情听课,坐在这里很折磨。”

他非常认同我,但我依旧和他说:

“我们还有五分钟就下课了,我相信你可以完整的上好这最后的时间,对吗?”

        于是我让他出去洗了脸回来,他真的就很精神的上完了最后五分钟。这种例子不是第一次,而且只要这个孩子是上进的,通常这种感同身受的教育方法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这就是“理解和共鸣”。然而有些不上进的孩子总是钻空子,我总是能理解他们,以至于他们会拿我的理解作为自己懒惰的借口,所以对待不积极的学生,我依旧还是非常严厉,甚至会发脾气,但我总会很小心翼翼,担心某些话会上到学生,所以基本上不会发脾气。而这本书很好的正视了成人的愤怒,它告诉我们:“我们有权生气,而不必感到内疚或羞愧。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性格,我们就可以表达我们的愤怒...”

        这本书虽然看着不厚,但里面的道理是实实在在的,并且随便一翻都和显示联系的那么紧密,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夜的雨 带走世俗的凉 留下的,是寂清 才去小路闲步 坍塌的鸟窝里 闪烁着两颗鹅黄的小脑袋 欢快的叫声中 谁又能听...
    什么敏嗯敏阅读 143评论 1 1
  • 钢笔工具与画笔的作用 以及第4节课字体的修改 钢笔工具在PS 中的使用比较广泛,听完这几节课,我觉得只要按着小沫姐...
    大玲子201118阅读 209评论 2 2
  • HashMap概述 HashMap 是基于哈希表的 Map 接口的非同步实现,非线程安全。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
    swust_cp阅读 9,974评论 3 5
  • 今天早上5点半就自然醒了,久违的早起,精神状态竞然还不错。 看来坚持10点半睡,会让我收获一个精神满满的早晨。 总...
    奔跑的一梦阅读 1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