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修佛的境界?

在我的人生世界里,从我信佛开始到修佛,我也一直都认为佛法是慈悲众生而没有分辨之心,爱憎分明和正义无比。而这种自然的感态在我的心灵想象中,一个修佛的弟子也和佛法一样,随着佛陀的心而清澈无比,如明朗的太阳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而那样的清洁无比和神圣。然而,在现实中的修佛人就不是这样的,他们几乎都是在拿着佛陀的佛法,去指责别人和轻视别人,甚至去侮辱别人,都把自己无知的修行和分辨之心当做骄傲和境界。其实,像这样的心态和做法,而在我的心里真是感到可笑至极!因为,那根本不是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与修行的境界,而是佛陀的法道和经文给后世修佛的人,所留下的经文和修行的感悟。而在佛法的修行中,我们应该修行自己的境界和体会,去找到修行的精髓和做人的道理,不应该是目空一切,或者是信口开河。因为,佛陀那么高的境界都没有嫌弃众生,就凭这一点,后世修佛的人就没有人够资格去修行佛法。因为,修佛的人不应该有分辨之心,就像凡人一样的心态去做人做事,像这种做法就是一种最无德的表现和自视清高的可笑,而使人无语和无奈。而修佛的人在于悟道,在于开悟,不在于表面和形式上的一切,再读经文千遍皈依三宝,不好好的做人做事,不按佛法的慈悲和善道善行去做自己,每天都带着一种分辨之心和看待人与人之间的是是非非,也不能度己度人和善良慈悲,这都是魔妖所为。而我虽然不读经书,但我知道经书的含义,那是佛陀的法度,而我不诵念佛经,但我却知道诵念佛经的含义,那就是要稳定和开示人的心灵,去用佛心度化自己和去改变自己。使自己深受其境的去以佛心的姿态,再以佛法的经文和佛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修行和做人做事。虽然我没有皈依三宝,但我知道怎么去做一个佛家弟子,那就是应该像佛一样的善道慈悲,因为我们不是学佛念佛,而是去如佛和做佛最后成佛。这才是真正的佛性和修行的佛法给我们的心灵开示,这也是给修佛的弟子真正的光明指引和心灵的改变。如果,我们每个修佛的弟子能够做到这些,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和修佛的境界。因为,佛法和佛经只是对我们修佛人的光明指引,而它不是修行的绝对,而是要靠人的做到去和佛法相符,来改变人生的缺陷,去成就自己的修行和人生的圆满,这才是修行的境界和修佛的法理 。然而,我并不是反对读佛经,或者是读佛经的人,而是我们要做到和佛经佛法一样相符的人,不要拿着佛经当做自己的体会和修行,那就是一种天大的错误和无知,你永远也不会修成,也改变不了凡人的一切和自私自利的贪欲。




 



一切的修行都是功德,一切的缺陷和错误都是业力和罪孽。如果,我们是真正修佛的弟子要想达到最高的境界,就不应该注意格局的修行,一切不是格局能达到修行的境界,只有敞开胸怀而无私无欲,去跳出人间的贪嗔痴,才能真正的修成佛法的精髓。因为,再多的佛法和再高的境界,都是超脱生死轮回的三界,再高的修行也只能是跳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如果我们每个修行的弟子,没有私心杂念和贪念贪心,与欲望的境界,能做到和超脱,那我们还要诵念佛经吗?就是再诵念佛经不去改变你自私的凡心,你也不会修成正果。因为,佛陀是自己留下的经文和法度,是让后世修佛的人持戒守善,去按照佛法的要求来做自己而已,而不是让你拿着几段经文去轻视和指责别人。因为,佛法说众生平等蝼蚁可度,如果在你的心灵中不是这样的想法和做到,那么你的修行就等于违背了佛心的境界和佛法的修行。如果你能真正的悟道,我们每个修佛的人不应该是用佛法,去指责别人和去轻视别人,而是应该去尊重别人和去度化别人,不是你的冷言冷语和侮辱。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些心灵的缺陷和自私的狭窄,就算是你把佛经全都背下来,那也不是你的修行境界和感悟。因为,只有你在佛法的境界中,去用佛法的精髓来改变你自身的缺陷,与提高的觉悟和境界,才真正属于你的修行。然后,在佛法光明的指引下,去说出你修行的境界和自己的感悟,这才属于你的修行和悟道。就像一个人吃了饭不去消化一样,怎么能属于自己身体的营养,佛经也是一样,你把它读的再懂再通,你不去把它带到生活中来,去改变你自身的缺陷和人生的欲望,那就等于佛经在你的身上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和改变。像这样的修行就是佛所说的假象,和修行的口是心非,也叫妄言妄语和妄心妄行;像这样的修行境界就是自欺欺人和掩耳盗铃, 去欺骗自己的修行境界和佛法的精髓,读经也好修佛也好都是一种假象。而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做到心念无私,六根清净,心如止水,去放下人间的贪嗔痴,与你对生活中的执念和痴迷,这才是佛法的境界。不管是经文千典和诵念佛经,像以上的说法才是真正的佛法和精髓,就算是你读遍了所有的佛经,如果你做不到这些,也就都等于是枉然,你再说自己也都是无用,说到做不到不是修行,不说做到也是境界和修成。






修佛不在于场地,也不在于是否皈依三宝,也不在于是否持戒和守十善,如果人心自戒还用戒吗?如果人心自善还用善吗?如果每个修佛的弟子心中,都是极乐还用皈依三宝吗?如果我们自己如佛是佛还用剃度吗?如果我们脚下都是净土,还在乎庙宇和茅屋的格局吗?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和模式的存在?就是因为人们都是凡心俗子,而没有佛性和佛心,都是自私自利的狭窄小人之心去分辨世间的一切。佛说:世上本无好坏,只是因人而异,所以说我们每个修佛的弟子,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份。因为,我们是佛的弟子,只要心中有佛时时刻刻,去按照佛的标准和法度,去做好自己的一切和人生的一切,来忠孝仁义和善良慈悲,我们还要学佛念经吗?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念经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境界太低劣和太无知,也是太无明,才使自己的心性变成了自利的心灵而无可救药。所以说,才去学佛念经,才去修行佛法来改变自己的低劣和无知,去提高做人的境界和修行的悟道,这才能让我们的心性,去找到自性的本真和去做人做事。然而我们现在的修佛人,不但没有按照佛法的要求去做,甚至还不去悟道,只会拿佛法说事,来提高自己的档次和去诽谤别人,这难道说就是你真正的修佛境界吗?我想这是一种自私的掩饰,也是一种自利的在维护自己的名义和地位,去达到你个人的所求。像这样的修为和佛法的修行,只能说是佛法的耻辱和佛陀的泪水,就算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和修行的人,都应该去做到心地善良和善恶分明,何况一个修行的佛门弟子,还那样无耻的无知去分辨世间的一切,去用几段佛经佛法来提高自己的档次和威望,而是多么的可悲可笑!佛法是好的,绝对是伟大的真理,而是修行的弟子无知,去篡改了佛法的含义和佛心的做法,来把佛法佛经当做他们的产物,来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当做一种价值来交易。像这样的心态和做法,难道是佛经佛法提倡的吗?不是的。而都是后世修佛的弟子,他们为了自私的利益和唯利是图,去用佛经和佛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也不管佛陀善良慈悲留下的法度,去逆天行道和贪嗔痴,来中饱自己的私囊,而贪得无厌和唬弄人心。像他们这样的心态和修行的方式,而已经违背了佛法的要求和佛陀的境界,他们根本就没有按照佛法的要求去做,这就是假象的修行和自私的贪欲。







为什么在这个世间修佛的人越来越多,而人们的烦恼、苦恼、痛恨也越来越多,人心也都在不满和怨恨中,去生活自己的每一天?如果我们都是修佛的弟子,你就能够一眼看出,人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心态和感受?那就是因为,他们的私欲占领了所有的心灵和自己的心态。虽然每个人都在学佛念经,反而是越学越自私,越学越糊涂,越学越自利,真是让人无言可对和无语!如果一个真正的修佛人,连人间最起码的烦恼和一点生活中的苦难都不能放下,那么你学佛念经的佛心道理,就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和改变吗?只要我们能够走进佛门和皈依三宝,持五戒和守十善,就应该放下人间的贪嗔痴和自私自利的狭窄之心,与人间的争贪和心灵的争贪,与自私的争贪和你心灵的欲望,与你的执念和痴迷都应该去放下。而在我们现实的修行中,不但没有放下反而越来越重,越来越痛苦,而光说到却做不到,那么你学佛念经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人们都只是会说佛经念佛经,而却做不到佛经的一切,虽然都在读经文千卷,那么谁又按照经文去做呢?所以说,经文不是本钱而是佛陀的法度和境界,而不是每个修佛弟子的产物,每个修佛的弟子只能是按照佛法去做,看谁做的最好、修的最高,那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和善良慈悲的境界与修行。而形式上的感态也是可笑和可怕的一种,更是误己误人的一种,也是业力和罪孽的一种。因为,头上三尺有神灵,脚下三寸有净土,天上一杆秤,秤着所有人的心,而天地阴阳万物和所有的神灵,与佛道仙神也都在看着每个人的做法和修行。不是自己说好就是好,说坏就是坏,真正的错误和误区,永远都是业力和罪孽,也是不可磨灭和改变的因素。而我们真正的修行不是光学佛念经,那只是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佛经佛法带到生活中去,和带到做人做事上来,去改变自己的人生缺陷和自身的错误,来善道慈悲和修成大我大爱之心,去做一个真正善良的好人和一个忠孝仁义的人。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或者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的小家,或者是自己干的事业和人生的追求,都应该是真心的去支持和做到,真正的去感恩我们今天的美好和平安的生活。去做一个对人对事和对社会与国家,去做一个忠心者,这才是真正的悟道和修行,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和境界。如若不然,都是一场虚空的枉然和骗人骗己,最后剩下的只能是业力和罪孽,惩罚和报应,这就是人心的错误和修行的境界,只有做到和悟道才是真正的修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