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那年青春,遇见了曾以为是此生挚爱的人,本想让彼此成为往后岁月里最坚实的依靠。只是我心中的依靠,从不是衣食无忧的物质供给,而是灵魂同频的懂得——是能卸下所有防备,掏心掏肺倾诉,且有人认真倾听、读懂心底褶皱的契合。
最初的满心雀跃,终究抵不过性格的棱角碰撞。他带着骨子里的大男子主义,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我知道他心里有我,却从未真正读懂过我的言外之意,更不曾窥见我灵魂共鸣的出口。
年纪尚轻,对世界满是纯粹的好奇,对未来的美好不曾有过一丝怀疑。每天吃不饱饭,胃口好吃两大碗米饭,对路边摊情有独钟,因为经济!看到马路上驶过的红旗汽车,会直白赞叹它的气派,却因言辞匮乏,被轻易贴上“虚荣”的标签,我也只剩沉默。
那段日子,熬夜上班的疲惫虽难捱,但好在有八天假期调剂,倒也渐渐适应。每日两点一线的生活简单纯粹,他也沉浸在自己的工作。这样的状态,算得上游也自在,也算得上旁人眼中的体面。
很快发生了插曲,一个人的过度忙碌,一个人的肆意自由,终究让自由酿成了过错。我未曾抱怨过半分,只是反复提醒他是非边界,甚至请家人出面劝导,可这段试图拉回彼此的过程,只剩锥心的痛苦。在他们眼里,我成了不可理喻的“疯子”,电话被匆匆挂断,也成了他们的口中厌烦,我拨打过去电话那头也没人接,家族群里也没了我的位置。(你已被移出群聊)
深陷这片灰暗的现实,我也曾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精神失常。我在乎他的喜怒哀乐,真心实意地关心他,哪怕在自我成长最需要支撑的日子里,也从未向他索取过一分一毫。直到后来,我才看清自己的卑微与无助,开始厌恶这样失去自我的生活,想要逃离,情绪也在拉扯中愈发失控。
好在,“疯子”的清醒。我开始默默收集证据,学着自我觉醒,拼尽全力守护那颗早已伤痕累累的心。
如今的我,早已褪去当初的青涩懵懂,多了几分成熟、淡定与从容。不再讨好那份冰冷的冷漠,也不再辜负任何一份真诚的热情。我的清醒,从未因旁人的曲解而迷失,只是曾被那些自视清醒的人玷污了模样。不过没关系,时间是最公正的见证者,它会沉淀所有真相,也会成全最好的自己。
成长道路上,真正能给你撑腰的,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持续的情绪稳定,和那个打不败的自己。
选择善良,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强大;选择放下,不是认输,而是给自己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