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一部《大鱼海棠》动画电影上映,他的营销策划做得很成功,上映之前就吸引了很多眼球。我对它也禁不住产生了些许好奇。我在网上看了好多关于影片的评论,豆瓣评分6.6,起码及格了不是。
作为一部耗费12年心血,汇集众多中国元素而成的一部国产动画,还是很具有代表性。最起码,可以看见中国动画在谋求自身发展中的努力。影片的灵感来自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我们先了解一下庄子其人:“庄子者……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逍遥游》中,庄子以超常的想象力和变幻的寓言故事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境界。
(一)道生万物,生生不息
01
《大鱼·海棠》中他有着一种“道”的思想。故事中叙述的鱼和人的关系、“其他人”、世间的规律循环、逆天改命的天罚、神之围楼等,都无形传递了一个信息——道。
何谓其道?道是一个很广而泛的大哲学。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中提到“道,可道,非常道”。换言之,道,若可以用言语表达,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了。韩非曾著《解老篇》解释“道”: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他把“道”解释为万物的总和。
我们来看影片开始时的旁白:“在与人类世界平行的空间里,生活着一个规规矩矩、遵守秩序的族群,他们为神工作,掌管世界万物运行规律,也掌管人类的灵魂。……他们既不是神,也不是人,他们是‘其他人’……”
他们不是神,也不是人,而是“其他人”,乍看之下,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中国的神仙体系分为佛道两家。《西游记》大家耳熟能详,其中的神仙一班以玉帝为首,一班以如来为首。在传说中,我们一直都认为是神仙掌管三界,负责天地轮回秩序。所以,当听到“其他人”三个字的时候,一瞬间有种不按常理出牌,让人顿时手足无措。
我们不禁想问,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02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二十五章)
根据老子的说法,道生于天地之前,它有自己的规律,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可以把它看作天地万物的起源。万物的生长变化都遵循于“道”的指引,不为天地变化,不为人心而动。
又有“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卷五)这里的无,即是道。与老子所说的“道”是同为万物生长的总原理。
“其他人”在神、人之外,拥有掌握世间规律的能力,不能随意擅自改变,合乎道乎?我将他们视为一种“道”的表现。
03
“所有人类的灵魂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从海的此岸出发,在路途中,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去到海的彼岸,之后变成一条沉睡的小鱼,等待多年后的再次出发,这个旅程永远不会结束,生命往复不息。”
这里的鱼,是指“北冥有鱼”中的大鱼。生命的往复不息,即为道的往复不息。世间万物皆以出生—死亡—出生为轮回,永远处在这样一个循环之中。如道者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
芸芸众生中,天南海北,我们纵横世间,几多相聚,几多离别。我们以“生”为起点,游弋于人海之中,像影片中的大鱼,有时会相遇,有时会离别,最后都会游向一个“死”的彼岸。它很简单的阐述了一个生老病死、分分合合的人生常态。我们生之为人,死而为魂。世界上每天每秒都有人出生,有人死亡,有人离别,有人相聚,有人痛苦,有人幸福。每一种事物的灭亡,即是另外一事物的开始,一事物的开始,预示着他将要走向灭亡。物极必反,恰为此理。
为什么所有人类的灵魂都是鱼?鱼自由吗?鱼快乐吗?鱼懂得道吗?说到鱼,我想到了庄子与惠子的“子和鱼之乐”,你知道鱼快乐吗?这条鱼被我们谈论了上千年,也不知道它到底快不快乐!这或许就是道的美妙处,你不知我,你岂止我不知呢?它是一种最朴素的辩证思维。它可以于无处说有,从有处谈无,妙趣横生,让你的精神超脱肉体,神思极致,遨游于天地之际。
04
这个族群中,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运用规律掌管万物。椿掌管海棠花的生长,湫掌握秋风的运行,灵婆掌握人间死去人类的灵魂,祝融掌握火,椿的奶奶死而化凤,掌管百鸟……
在人间,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河灯祈福、瀑布直下、花开花谢……所有的东西,都在按照各自规律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历史的轮回。
他们拥有这样的能力,却从未视之为超能,肆意凌驾于众生之上。他们将此视为神圣的职责,从不居功自傲。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德经》三十四章)道生养万物,而不以功自居,世间的运转都在其中。
事物有它各自的运行规律。人们可以运用规律,却不能随意的改变它,一旦违背规律,势必会引来灾难。“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十六章)
船夫三手,带领椿前往灵婆的如升楼,舟行云海,从生门到死门。椿要救鲲,灵婆说:“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这个世界一切可以交换。比如,你美丽的眼睛。”灵婆一再的告诫,并未让椿放弃救鲲的想法,所带来的是海水倒灌、四季紊乱、面临灭族的灾难。正如灵婆所说,那是她无法承受的后果。
(二)死生,无穷之变
01
椿问爷爷:“爷爷,你也会死吗?”
爷爷回答:“当然,死是自然规律,对我们来说,死是永生之门。”
道者论,所谓死者,不过是人转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未尝不是另一种永生之法。“道无始终,物有生死。”(《庄子·秋水篇》)“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大宗师篇》)可以看出死是生的必然结果,我们平和的顺应这样的规律,悲伤便不能进入我们的内心。
庄子在妻亡后,鼓盆而歌,对答惠子曰:“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俨然勤于具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按照庄子的说法,我们人生人死,肉体和灵魂都是存在于天地这个大巨室中,生死不过让我们的存在转换了一种形式,难道你就不认识了?人们嚎啕大哭,反而是不懂得生死之道,为什么哭呢?
爷爷为救湫而死,化为海棠树,生生世世陪伴着奶奶(凤凰鸟)。没有悲伤,没有后悔,唯有淡淡的从容与超俗。生死,合乎于天地运行之理,宇宙循环之道。爷爷才是整部剧中真正参透生死的那个人。
02
影片中,鲲为救椿,落入深海而死。椿为了救活他,以自己一半的寿命与灵婆交换。湫为了椿,将自己卖给了灵婆。
椿面对鲲的离去,伤心且自责。自觉欠他一条命,要将它还给他。这个时候她不害怕个人的死亡,心甘情愿的交出自己的灵魂。椿陪伴着鲲一点一点的长大,感情日益深厚,最后她甚至不顾族人的反对,也要让他重新,回到人间。在这里,对于鲲的生死,她却无法释怀,对于任何的劝告置若罔闻,这只能叫做小爱。
椿违反天规带来了天罚,她看到族人面临灭顶之灾,选择牺牲自己,化入海棠树,弥补天际。这时的她与之前问爷爷关于生死的问题和面对鲲死亡的悲伤时的表现,恰恰相反,经历一系列的坎坷之后,她似乎明白了爷爷的那份淡定缘何。她开始超越个人生死的界限,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灵婆将她的灵魂附在海棠枝上,重新复活。鲲于南溟回到人间,也复活了。
回归现实中,人死而复生,你一定会觉得见鬼了。椿的坚持一如反映我们常人的心态,否则在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长生之术。我们看着亲人、爱人等离去会不自觉的伤心落泪。归因,我们终究只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庄子的境界太过高远,常人无法企及。
03
动画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湫。他从始至终爱着椿,不求回报的为她付出,还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对生死怎么看?纵使不能让身体陪伴在她的身边,那就化成风雨,那还是他,不过仅仅转换了一种形式。湫的意境是开阔、旷达的,他得到了生死之门的钥匙,不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而是追求一种精神的长存,他就是另一个庄子。
(三)“至逍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01
导演梁旋说,他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条大鱼,变得好大好大……。椿也说:“我希望你长大,长得比玻璃缸还大,比镜子还大,比桌子还大,比床还大,整个屋子都装不下你。”他们为什么有这样超乎寻常的想象,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超脱。
庄子爱逍遥,世人皆知。他所言逍遥为无所恃,无限制的,绝对的。他认为,大鱼、列子御风、水负大舟,都是一种有依赖的一种逍遥,并不是他所追求的。“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篇》)这是一种极致逍遥,他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境界。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属于自己的逍遥。换个词:理想。滚滚红尘中,寒来暑往,人类跨越了几 十万年的历史,之所以没有像有些物种一样消失,因为我们总是在追求精神的极致。
老子追求道,著五千言以教世人。庄子追求逍遥,要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孔子追求周礼,希望回到夏商周以前那样的大同社会。各色人等,都有自己的追求,我们或许想达到“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或许希望摆脱俗世的纠缠,做一个完全自由的人,希望自己的人性可以得到全面的释放。
逍遥是一种心境,一种自我天性的解放。身体只能局限我们的活动范围、程度,但精神绝对不会束缚我们。只要你想,就可以达到无所限制的逍遥。我们的精神可以游于三山五岳,大江大河之上,我们可以与蓬莱仙人对饮弈棋,我们可以泛舟湖上,听远处传来的幽怨的洞箫声。宇宙世间,任尔游骋,无有极限。
(四)幸福与爱:放德而行,循道而趋
01
湫一直默默的爱着椿,喝醉之后,对着天大喊:“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你接受的是一个天神的爱!他将背叛所有的神灵去爱你!为你忍受一切痛苦!以此带给你快乐!”湫在雪地里抱着椿,喃喃自语道:“我最害怕的,就是让你受苦。”
椿爱着鲲,为他,她选择放弃一切,不惜逆天改命,背叛族人。湫爱着椿,为她,放弃自己的生命,甘愿化作人间风雨陪伴在她的身旁。椿和湫的选择牺牲并没有受谁的逼迫,只是追逐了自己的心而已。
爱,无缘由,寻不到根茎,那只是一种自我的顺性而为。“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名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庄子》卷五)“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就是一种自我天性的解放,追求人与天和。
02
人人都想得到爱,也在尝试的爱人。如果爱里面掺进了杂质,就不能称之为爱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之爱。现代作家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有一篇谈爱情:没有最伟大的爱情,只有最好的爱情。爱情是互相索取讨要的平衡,需要雕琢,才能立地成佛,算不得放德而行。
孔子问道老子,老子说,放德而行,循道而趋。若加入各项条件和规范,就失去了天然的味道,不能称之为道。
湫明知不可得而又坚持付出。他只希望她可以快乐就好,牺牲自己为她达成心愿。这是一种循道而趋。
椿的爷爷曾对椿说过:“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由别人说。”行为做事,秉持自己的道,心中的善,而不改,其他则就任其自由。正如“希言自然……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同于道,道亦乐得之……”(《道德经》二十三章)
(五)结尾
《大鱼海棠》结束了,里面传递的文化很值得我们去探究。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连续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我们以此为傲。
我很喜欢道家的文化,《道德经》是我所有书里面翻的次数最多的书。每次心烦意乱之时,他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我平静下来。跟着《大鱼》我们一起感那种受超脱于自然的逍遥,慢慢感悟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