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Arch Linux是朝向轻量(lightweight)以及简单(simple)的Linux发行版。其中“简单”(Simplicity)被定义为“避免不必要或复杂的修改”,也就是说,是由开发者角度定义,而非用户角度思考。 ——来自wiki
准备
如果安装至实体机你则需要
- U盘,有足够大的空间写入镜像就足够了
- 镜像下载地址
- 一台能够开机的实体机(这不是废话吗233333)
- UltraISO软碟通(选择试用,用完就可以删除了)
如果你是安装至虚拟机的
实体机安装,你需要使用UltraISO来制作U盘(当然你也可以不用UltraISO来制作,也可以用其他的
如果要用UEFI引导方式,直接格式化U盘,将镜像内的文件解压至U盘内即可
如果要用BIOS传统引导方式的话如下:
打开UltraISO
-
文件----打开----选择你的ISO镜像
-
启动----写入硬盘镜像----硬盘驱动器选择你的U盘----写入方式选择RAW----格式化----写入----等待写入完成
准备完毕,开始安装
安装
实体机的话进入BIOS,修改启动顺序U盘优先启动
-
选择Boot Arch Linux(i686),因为我电脑问题没法在虚拟机上安装64位,如果支持第一条应该是Boot Arch Linux(x86_64)
先分区吧2333(我好随意呀)
$ fdisk -l # 找到你要安装的硬盘,比如我的是硬盘是/dev/sda
$ fdisk /dev/sda # n来新建分区,w保存并退出,q不保存并退出
# 基本上建立一个根分区(/)和一个swap分区就可以了
# 我这里建立了3个分区/boot 200MB,swap 2G,其余/
# GPT请使用gdisk工具来分区
分区完成后可以使用
fdisk -l
来查看当前的分区情况- 格式化分区
$ mkfs.ext4 /dev/sda1 # 格式化/dev/sda1,文件系统为ext4
$ mkfs.ext4 /dev/sda3 # 格式化/dev/sda3,文件系统为ext4
$ mkswap /dev/sda2 # 创建swap分区
$ swapon /dev/sda2 # 启用swap
# mkfs.ext4就是格式化工具,还有很多文件系统,如mksf.ntfs,mksf.ext3等等
# 格式化工作就全部完成啦www
- 挂载目录
$ mount /dev/sda3 /mnt
$ mkdir /mnt/boot
$ mount /dev/sda1 /mnt/boot
- 设置网络
由于我们安装的时候有些包需要从网络上下载并进行安装,所以我们需要配置下网络
# 局域网一般情况使用dhcp即可解决网络问题
$ dhcpcd
# 使用ping来检测网络
$ ping -c 3 archlinux.org
至于wifi,pppoe拨号,静态ip设置等
自行wiki吧,附上Arch Wiki
- 配置mirror
想要启用镜像,打开/etc/pacman.d/mirrorlist
并定位到你的地理区域。对您想使用的镜像取消注释。例如:
$ 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 按i来编辑文件
# Any
# Server = ftp://mirrors.kernel.org/archlinux/$repo/os/$arch
Server = http://mirrors.kernel.org/archlinux/$repo/os/$arch # 删除Server前的#
# 按ESC,输入:wq保存并退出
当然你也可以进行速度测试然后使用最快的前几个镜像地址
$ cd /etc/pacman.d
$ cp mirrorlist mirrorlist.backup # 备份mirrorlist
$ rankmirrors -n 6 mirrorlist.backup > mirrorlist # 使用最快的前6个镜像
# 等待的时间可能会有点长,去喝杯水吧23333
$ pacman -Syy # 同步仓库
- 安装系统
$ pacstrap -i /mnt base base-devel # -i会在安装前进行确认
# 等待安装完成,如果上面使用了rankmirror来进行排序mirror的话,下载速度可是很快哒030
- 配置系统
$ arch-chroot /mnt /bin/bash
# 配置时区
$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 hwclock --systohc --utc # 建议使用UTC
#
#
# 设置Locale
# locale主要的两个文件locale.conf和locale.gen
#
$ nano /etc/locale.gen
# 我留下了以下
en_US.UTF-8 UTF-8
zh_CN.UTF-8 UTF-8
#
$ locale-gen
$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 echo myhostname > /etc/hostname # 设置主机名
$ vim /etc/hosts # 将hostname部分修改成你上面设置的主机名
$ mkinitcpio -p linux # 如果修改了mkinitcpio.conf
$ pacman -Syy
$ pacman -S grub
$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sda # --target=i386-pc只是为BIOS引导的用户安装的
$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 创建grub.cfg配置文件
$ passwd # 设置root密码
#
# 以上配置完毕
$ exit # Ctrl+D或者exit
$ umount -R /mnt
$ reboot # 安装完成重启系统,修改BIOS启动顺序为硬盘
** Arch Linux安装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