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过,你对教育的认知源自哪里?
大概从《教育阅读地图》(魏智渊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一书了解到雅斯贝尔斯有名的《什么是教育》,特别想找来读,却难以买到。2013年开始在职读研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将这本11.3万字的书打印出来通读了一遍,总算没让人失望,随后我还将书中令我深感共鸣的4000多字的语句逐字录入我的电脑。近日写教育评论又认真将其读了一遍,依然新鲜如初。迄今为止,它塑造了我对教育的很大一部分认知。
这本书德文原名为“Was ist Erziehung?”出版于1977年,是雅斯贝尔斯有关教育的论述的选编。中文版由邹进译,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于1991出版。这本书尽管内容多有交叉重复,也不乏晦涩难懂之处,但仍不失为一部教育经典。据任增元、安泽会统计,这本书被收录在CNKI中的文献中引用了3787次,是对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教育名著之一。然而,这本书当时只印了5000册,现在很多人读的都是打印版或复印版,真是匪夷所思。
用书中六句话来概括本书的内容: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象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它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大学教育是通过参与大学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深具内涵的自由。
这本书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类型、历史教育、政治教育、艺术教育、宗教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大学教育、教育与语言、教育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独到的论述。雅斯贝尔斯批判了技术时代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与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例如,“现行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又如,“本来是用训练有素的方法来处理广泛的学习资料,现在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面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可以说,我国教育存在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关系着“人的生成”,“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这可谓是至理名言,教育就是让人能够实现“发展的充分可能性”。遗憾的是,在现实中,由于应试教育的盲目盛行,学生“发展的充分可能性”往往被埋没了,甚至终生都无法再发掘出来。
雅斯贝尔斯强调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可以说,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逐渐文化的过程,就是从动物变为人的过程,人的教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雅斯贝尔斯倡导苏格拉底式教育方式,即苏格拉底“催产式”的教育原则,用对话来探索真理和认识自我。尽管这种教育方式不易做到,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应该将其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和教育信仰。我们要明白,“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们应当接受全人教育、“本真的教育”,“成为完整的人”,注重整体的精神成长和精神价值。“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用现在的话说,人们应当接受通识教育,而不能只接受专业教育,要知道,“专门技术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而人从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工具。
雅斯贝尔斯强调学习古代文化,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一旦这样做就能“拥有一个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活力,对外开放,并具有吸收一切事物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中,通识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极为缺乏,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不足、道德教育失败和价值观冲突混杂,要改善还任重道远。
文化传承主要靠语言,因此雅斯贝尔斯很重视语言。“要成为人,须靠语言的传承方能达到,因为精神遗产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传给我们。”“学习语言可以在无形中扩大个人的精神财富。俗话说得好:语言替我而思。因此为了我们精神性的不断完善,通过学习富于语言创造力的思想家和诗人的作品,以掌握丰富的语言是理所当然的。”正因为如此,雅斯贝尔斯要我们多读经典名著,“若要增广我们的精神领域,就必须研读独具创见的思想家所呕心沥血写成的充满智慧火花的著作。”
网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据说源于这本书。遗憾的是,我翻完整本书也没看到这句话。这难道就是以讹传讹?
注:文中配图源自互联网,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