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打篮球,碰到这样一件事情。
中场休息时,一个大概八、九岁的男孩满头大汗、兴高采烈地跑向妈妈这儿,拿起水壶准备边喝水边跟妈妈说话,还没等开口,妈妈就皱着眉头、表情严肃地开始训孩子:“你能不能认真点、积极点?你没吃早饭吗?你看别的孩子是怎么跟教练配合的,你在那儿想啥呢?干啥都不认真”……
中场休息的三分钟,妈妈一直在指责和挑剔孩子的不足,这个孩子的表情,也由一开始的开心,到后来沉默的低下了头,眼神也变得呆滞和迷茫。
我看完妈妈和孩子的互动,也有点替这个孩子感到难过。这个男孩可能是刚报名,一开始还处新鲜感中,不能完全跟上教练的指令,这非常正常,妈妈可能有点着急,希望孩子尽块融入。可是妈妈的做法,可能起到的是“反作用”,有可能让孩子对于运动热情快速减退甚至磨灭,让孩子感觉:我做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妈妈的监控下,我做的都不对,都不好,我好差劲。
运动本身是快乐的,让孩子在拍球、运球、一次次不断投球的过程中,体验到身心愉悦的感受,不仅能提高身体对球的掌控感,还能在打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增加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获得自己宝贵的生命体验。
而这个孩子在玩儿的很开心的情况下,被妈妈这样指责和挑剔,而孩子在这个年龄本身又是“弱势群体”:他觉得妈妈说的这些道理是对的,无力反驳妈妈,所以很有可能认同妈妈的话,也可能会让孩子植入“我不够好,我总是做不好,我不够优秀,我永远达不到妈妈的要求”这样的信念。
这样的信念一旦植入,可能就会伴随孩子一生,就像我小时候,父母的要求是做个听话的好孩子,所以我的信念是:乖才是可爱的,听话才是被人爱的,做的好才能被人认同和表扬。这样的信念曾经让我活的非常痛苦、疲惫,伴随了我多年,直到开始接触心理学,才开始一点点破除。
花钱给孩子报名,花时间来陪孩子训练,妈妈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是让孩子把本身热爱的事情变成了一种任务、变成了妈妈挑剔和否定孩子,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妈妈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给孩子报名的初衷呢?
正面管教里有一句话叫“感觉好才能做得到好”,我非常认同。只有在一件事情上感受好了,身心愉悦,我们才能更愿意、有更多动力去做一件事,如果每次都是糟糕体验,就变成了一种被迫,孩子的内部动力也是这样一点一点被磨灭的。运动如此、学习、习惯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