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是“以暴制暴”有效?还是“先跟后带”有效?】

对于孩子的管教,总会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声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听话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打骂严加管教,那是比较传统的育儿观念,现在新时代的育儿理念层出不穷,下面看看

我们家这个例子看看到底是哪种方法最有效。

晚上带两个小朋友去小儿推拿,我和爸顺便泡脚,左左每次去到推拿店总喜欢跑楼上看一下

然后下来,今晚楼上有人不方便让左左上去,可是左左还是不管不顾的要走上去,十三叔急

忙把左左抱下来的同时,我和爸爸也在一边着急的喊着左左不能上去!一边又突然急忙的抱下来,一边又急忙的大喊,左左被吓得大哭大闹(左左是个听力非常敏感的人,不好的情绪声音会被他无限放大),十三叔怀里的他在不断的打挺,乱挥舞着双手偶尔还打到人,不给任何人靠近他,我示意十三叔把他抱到我身边来,他到了我身边一屁股坐在地上,我伸手想牵他的手,他非常抗拒。

我平静的在观察在等合适的时机没有说话。

十三叔在旁边平静的说着道理:左左,上面有人不能上去的,听话哈。

爸爸在旁边呵斥(语气生硬):别坐地上,给我起来!你听到没有!只是叫你不上去,你哭什么!又没打你骂你!

而左左听到更变本加厉哭着跑了出去。

爸爸(大吼):你给我回来!听到没有!(连喊了三-四声,左左跑得无影无踪)

过了一会十三叔追了出去。

我对爸爸说:你觉得这样有用吗?

爸爸:不喊怎么知道有没有用?都跑出去了,还不骂他回来!

我:是的,你喊了一声他完全没停下的意思,不回来,可是你还继续重复旧的方法,你觉得有用吗?

爸爸:那没用总不能让我湿着脚跑出去吧?

我:嗯,至少是一个方法,你不妨试试看。

爸爸:我至少不像你这样一副好像事不关己的样子。

我:我不是不关心,而是在等时机。首先我是知道他肯定不会走远,这里是安全的,其次十三叔会帮我们把他抱回来,因为刚才有份参与吼他的你我不要再加重他的情绪,所以我保持沉默,这是我的感受。

此时十三叔把打挺哭闹的左左抱回来了。

我:左左,到妈妈这来,妈妈一直在等你。

左左在我旁边坐下,我试探着牵着他的手(肢体语言)他没有拒绝,我知道时机到了。

我:左左小手冰冰的,妈妈抱抱给你暖暖好吗?(试探着进一步)

左左(哭声小了些):好

我把左左抱在怀里:左左的情绪好些了吗?

左左:好些了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先跟后带,和他说道理,动之以情,没任何硝烟,左左乖乖的和十三叔道

歉,并同意给十三叔按摩。

面对这样的战况要如何成为一个“消防员”做好了以下的准备,才可以灭火。

1、      接纳情绪、找出根本原因:当孩子出现情绪你无法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不被孩子的情绪带动,同时接纳孩子的情绪。如果你找到根本原因还对着孩子说教,那只会是火上浇油,而不是浇水。

这次事件起因是所有大人的过激反应左左被吓到了,背后的潜台词是我只是上个楼为什么所有人都这么大声和我说话,害怕委屈的情绪出来了,但是没被大人看到,此时大人说什么道理是完全听不进去的,更何况还要再加重语气数落,那股怨气更甚,战况会升级。

2、  同理感受: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会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理孩子的感受,孩子被看到被理解了,情绪分值会逐步降低。

3、  有效沟通:和家庭成员做有效的沟通,不指责不说教,用实际行动让他看到什么是最有效的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