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留言万花筒
第一部分:非学习相关类
(一)班
书家长:孩子有进步,学会洗盘子,收玩具。
博家长:请加强劳动教育,孩子太懒惰,不讲卫生,不会收拾。
宇家长:班级的卫生轮值再多一点,不要老是那10个人。
隆家长:孩子不听话,老师可打手心。
(二)班
萱家长:希望老师严格要求,多批评,少表扬。
(三)班
曦家长:感觉老师与家长沟通不够,反馈不够。
旗家长:老师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路队没跟紧,有打闹。但是,爸爸不清楚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在哪科课堂上。具体表现是什么?幼儿园蒙氏教 育,没经历过幼小衔接,孩子的规则意识没建立起来,因为,幼儿园老师方法不同,建议违规时提醒,到身边小声告诉他(写了600字左右)。
静家长:孩子胆小,请多鼓励。
琪家长:吃饭时间短了些。
石家长:中餐后休息很重要,感觉秩序不好。
(四)班
昊家长:孩子是慢热型,人际交往有困难,请老师多帮助。
钧家长:孩子在吃零食、不讲卫生、安全自护等方面要作出改变。
冉家长:孩子要慢慢放开,请老师多关注,鼓励。 锐家长:孩子贪玩,不够自律。需要老师多激励、多认可。
希家长:请老师严格教育,点名批评。
朵家长:孩子自控能力差。
(五)班
欣家长【姥爷】:感谢老师,无论好坏都不会怪老师,有情况请与我们沟通,别与她爸爸打电话。
淋家长:孩子大便难解,请老师多提醒她喝水。
笑家长:请推迟到校时间,早点下课。孩子先前的新鲜感没有了,睡不饱,不想起床。
(六)班
赫家长:能独立睡觉,睡前读书。习惯好。已有性别意识,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我们很着急。
健家长:孩子笑点低,胆子小,不讲卫生。
(七)班
轩家长:孩子自尊心,玻璃心,爱犯迷糊。
瑶家长:不理解女儿为什么会与男生“切磋拳脚。”
雁家长:以前经常哭脸,现在变得开朗、自信、大胆。家长欣慰。
姿家长:焦躁、紧张,因为孩子好自卑的,不知怎么办。
奕家长:阅读打卡非常好,这是好习惯的培养。
龙家长:感谢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孩子小毛病较多:粗心、好动、不专心。
(八)班
辰家长:屁股、肛门处痒,用小手抓,请老师提醒孩子把屁股擦干净,注意个人 卫生。她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从小比较娇气。
雯家长:请注意孩子习惯、兴趣的培养。
馨家长:孩子缺安全感,父母不管她。
锐家长:请给孩子多一些表扬。
航家长:最近从未哭过,非常感动。请老师多提醒孩子多参与讨论、交流、互动。
(九)班
宇家长:孩子适应了住宿生活,能做到住校一周不哭,进步很大。
艺家长:孩子在整理的习惯、卫生习惯方面还要加强。
雅家长:她(知行不一)家校表现不一致。
晨家长:他新朋友越来越多,周一上课再也不哭闹了。家长开心。
珍家长:他能帮爷爷、奶奶搞卫生了。
茜家长:她关心家庭,有爱心,参与公益活动。
俊家长:孩子做事拖拉,爱哭鼻子。
潇家长:表格“自护”一栏具体指什么?孩子得的等级不高。
(十)班
琪家长:老师的付出比我们家长还要多!
博家长:孩子性格内向,请老师多关注。他想参加体育方面的活动,能否满足。
瑞家长:请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雅家长:孩子说话确实爱插嘴。支持学校的作息时间。
伦家长:伦对学校还不熟悉,所以会听话。现在熟悉了,就没有那么那么老实听话了。像他爸爸一样开窍晚,一旦开窍会很厉害!
恒家长:孩子反应迟钝。爱讲小话。可严厉批评,罚站。
杭家长:孩子自律性差。
(十一)班
仪家长:她适应寄宿生活了,我们好开心。
晨家长:他是爱哭鬼,做事没主见。
睿家长:他看电视,想问题都是目光斜视。请老师帮忙矫正。
熙家长:他喜欢偷家人手机看。
(十二)班
涵家长:希望生活老师多关注孩子生活,增衣物、勤换衣服。
韵家长:他是从小圈养的,胆小、自控能力差。
彤家长:她喜欢问为什么,写字姿势需纠正。
晋家长:懒,不太听爸爸、妈妈的话。
希家长:情绪管理欠佳。
轩家长:每次回家都会跟我们交流学校发生的有趣事。
琪家长:离不开手机,自觉性差。
齐家长:请生活老师多照顾,连续两周感冒。
(十三)班
祺家长:每周一都不愿来学校,依赖性太强。
琴家长:最近进步表现在这些方面:会叠被子,不挑食,发了脾气会认错。
龙家长:老师一句话,胜过妈妈千言万语。在家贪玩、不做作业。
肖家长:大有进步。自理能力有提升。能自己洗澡、刷牙。
钰家长:在电子产品上花的时间多。
梦家长:不爱读书、看书,喜欢玩手机。
(十四)班
泽家长:孩子长得瘦,不敢添第二碗饭。追踪反馈,吃完了不敢举手,与打餐老 师沟通后,已合理解决。
第二部分:学习相关类
(一)班
玥家长:作业手机布置,影响孩子视力。
书家长:活动太少,作业太多。 睿家长:做作业相当困难。
毅家长:拼音知识需巩固。
(二)班
铮家长:写字不好,拼音知识不牢固。
章家长:作业不专心,边做边玩。
姝家长:作来自觉,学习态度、习惯需转变。
星家长:做作业长达两小时。 语家长:请多点他回答问题。
永家长:专注度不够,作业拖拉。
(三)班
玥家长:基础不牢,方法老套。死记硬背。
达家长:作业多,压力大,不满意,这样下去考虑换学校。
浩家长:进度有些赶,是否会影响中考。
梓家长:写字习惯,写字笔顺都成问题。
(四)班
丽家长:10点才能完成作业。
心家长:孩子在校学习进步明显。一切都是美好的期待。
峻家长:孩子上课不认真,很让人担忧。
琪家长:感觉孩子学拼音困难。
(六)班
轩家长:能感觉到孩子的学习进步,如从掰着手指头算到现在快速口算,从将声 母、韵母与英语字母搞混到现在流畅拼读;从一个稚嫩的孩子到一个少 先队员。
(七)班
恒家长:拼音拼读偏弱。
(八)班
铭家长:拼音不太懂。
腾家长:数学课有兴趣,有进步。
(八)班
晨家长:上课铃响还不进教室,请老师严罚。
酏家长:英语考试,能多放一遍就好了。
俊家长:希望能坚持写作业的良好习惯。
筱家长:考试紧张,怕考英语。
诺家长:学习怕出错,担心受批评,请老师多给她信心。
(九)班
枫家长:孩子说上课认真了,还是挨批评,请老师多鼓励。
舟家长:不能长久学习。有些骄傲。
凯家长:希望座位靠前,让他更集中精神听课。
(十)班
绮家长:周末每天学习时间增加到8小时。
湘家长:知道回家写作业了。 彦家长:要抓他上课的纪律。
诗家长:他有上课说话的习惯,请把座位靠前。
豪家长:拼音不过关。
(十一)班
逸家长:每次教他学习,都快气炸了。想放弃,心烦意乱。不知如何下手,没方法,孩子也不自信。
浩家长:第二月了,他不再排斥学习。
泽家长:请尽快成立家委会,减轻老师的负担。
天家长:作业能独立完成。
一年级共有学生637人。实交记录表619份。在619个家庭中,完全未回复的共有5人。回复了,但是只签名与日期,没有写任何意见与建议的共有36人。有效回访率为93.5%。
11月16日,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认真学习了一年级这个月的家校联系——成长记录卡。简要的数据统计,对家长的留言作了大致分类,即学习相关类与非学习相关类。当然,家长们对学校、对老师的肯定与认可或褒奖尽量略去,对家长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详细登记。
于是,有以下几点发现:
一、关注度高。有效回访率达到了93.5,说明一年级家长对孩子们的关注度高。
二、家庭教育群体偏向妈妈。通过数据分析,平时与老师互动,常态沟通的基本上是妈妈军团。爸爸沟通平均不到8%,祖辈沟通平均在6%左右。可见,妈妈是承担家庭教育的主力军。
三、所关注的话题:
(一)学习方面
1.涉及到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一年级学生影响较大。
2.拼音知识的学习,对少部分孩子来说有些吃力。
3.第一次参加正式考试,个别孩子紧张,不适应。
4.少数同学因为学习吃力,作业负担大重,做作业时间长久。有的长达两小时每次。
5. 家长因为不得要领,缺乏家庭教育的方法,内心显得紧张、焦虑。
(二)非学习方面
1.对生活起居特别关注。如吃饭、睡觉、喝水、穿衣等等。
2. 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整理事物习惯、安全意识、纪律意识等等,是家校关注的重点所在。
3.寄宿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是寄宿班常规训练的重点。
另外几点说明:
1.一至七班为走读班;八至十四班为寄宿班。
2.走读生比住宿班回访有率要高。
3.学生性格差异很大,家庭对子女的期望、目标不一样,标准、要求就不一样。同样一个班,同一位老师教,家长得出的感受、体验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4.孩子是发展、变化的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评价等等, 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