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敦煌_质本洁来

来自:一起写到春天来2群

2020年3月12日主题“净”图

莫高窟172图

看图写话:

唐画里不管神仙凡人,男人女人皆是一副富态的面相,这种面相是一个时代的唯美特征。

此“净”图中菩萨慈眉善目,仪态万方,右手执一刚吐新绿的柳枝,左手执一宝瓶,面向人间,心无杂念,一心将洁净的甘露播撒人间。正如图解:心如柳枝点露般澄澈,世间纷繁也难侵我心。


洁净是一种态度,洁净是一种自我修炼。

恰在看到今天的主题前,在有书上看到一段这样的文字:

东京一年,蒋方舟过着一种完全被抽干杂质的生活,“没有人找我谈内容付费、内容变现、风口上的创业等。我就是每天看展览、看书、听音乐、写日记,发现这样的生活竟然是可行的,所有的这些杂质、生命中被赋予的社交,其实并没有太多意义。”

一个七岁开始写书的清华才女,活得过于明白清澈,用一年去日本交换交流的机会,将自己彻底放空,正如上面一段话所说:过一种被抽干杂质的生活。

没有杂质的生活,纯净得如山泉中的一股清流。

当一个人真的能放下一切的时候,才是与自己内心平静对话的开始。


洁净是一种信仰,洁净也是一种追求心安的能力

疫情当下,曾经给我们带来了万千个不好,却有一个好,就是提醒我们开始放慢脚步,开始关照内心的所思所求。

一场疫情后,得舍之间不再是一种二元选择法,更多的生活方式,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或许,安静地读书,安静地发呆不再是一种奢侈品。

曾经听身边的一个朋友说:这辈子活得太悲催。

问起原因,竟然是:如果现在有千万现金流,我就不焦虑了。

可了解这位朋友的人,都说他有什么可悲催的?他手里本来有999万的流动资金,却为那1万的差额在忧愁。

你是否感觉这位朋友的心态杂质太多?

如果开心与幸福的标准,都拿在金钱的砝码上衡量,那永远会差着一段距离。因为山外有山,不知足才会让人心上蒙尘。

植树节


植树节的今天,想到了那句励志名言: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其实,种一棵心灵的洁净树,最好的时间不过是出生的时候,其次也是现在。

想一想,人生满不过百,一个肉身能承载的东西也不过是:一日,两人(世上只有两种人的两人)、三餐、四季的轮番更替。

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的精彩,莫过于随时净化我们这颗蒙尘的心,自然就会物我两忘了。

凭澜观潮

2020.03.1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