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师于老师的建议
1.1 小腿的结构
- 首先来看小腿的解剖:小腿肌肉由表层的腓肠肌、比目鱼肌以及更深层的趾长屈肌、踇长屈肌构成。
1.其中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统称小腿三头肌,向下延伸成跟腱,止于跟骨,它的功能是抬起脚跟,支持身体正常直立姿势,防止身体向前倾倒(这与小腿是否很粗有直接关系哦,我们会在后面说到) 。
常见的小腿肥胖,也多属于这两块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肥胖)过度肥大。
-
深层的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的功能是屈曲末端的脚趾,这与踇短屈肌和趾短屈肌不同,短屈肌的功能是屈曲近端的关节。这两个肌肉属于小腿深层的肌肉,它们起于胫骨和腓骨的后面骨面上,在走路过程中有着巨大影响。
1.2 小腿粗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锻炼方法
- 1.身体的姿态;
2.不正确的走路方法;
3.下肢循环障碍;
4.足部的力学因素。
1.2.1 身体姿态
- 身体姿态的问题
-
身体姿态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有的问题,为什么说身体姿态会导致小腿粗呢?大家现在可以站起来检查一下,是不是身体重心前倾或有前倾的趋势,或者感觉前后摇摆幅度较大,重心不稳呢?身体在站姿时过度前倾,会让小腿变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代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屈曲状态,如下:
长期的屈曲状态导致我们身体前侧的肌肉和肌筋膜的短缩,而身体后侧的肌肉和肌筋膜延长,这也是我们在站姿过程中身体前倾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后侧肌肉失衡时,身体会向前倾倒,小腿三头肌就会收紧,防止身体过度向前,久而久之,一直在保持收缩的小腿三头肌就会变粗。
- 身体姿态问题的解决方法
那如何防止身体前倾呢?我们要从两方面入手。
- 第一就是我们日常的站姿,我们很多人在站立时,身体前倾,会将重心放在我们的前脚掌上,那我们应该在站姿时保持重心放在我们的足弓之上,这样的站姿属于最优的站姿,身体也不会产生更多的代偿增加身体内能量的消耗。
-
第二,针对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而收紧小腿肌肉,我们要进行小腿肌肉的拉伸,这样可以放松肌肉:
1.腓肠肌的拉伸:弓箭步站姿,后腿伸直,身体重心向前移动,保持拉伸姿势15—20秒。
2.比目鱼肌拉伸:保持住弓箭步姿势,后腿弯曲,这时候你会感觉到拉伸感在小腿的更深层,这时候是比目鱼肌的拉伸,保持拉伸姿势15—20秒。
1.2.2 不正确的走路方式
1.不正确走路方式的问题
-
现代人坐多站少,走路是更少些。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很可能会导致小腿的变粗!!在步态周期中,脚趾尤其是大脚趾在该侧脚离地时是要有蹬地动作,这个动作来源于踇长屈肌的发力蹬地。
这个肌肉我们讲过是在小腿的深层,如果蹬地时踇趾发力不充分,就会导致小腿的跖屈时小腿三头肌的负荷增加,那么小腿三头肌的收缩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小腿变粗。下图显示了在正常行走中,足底的正常力线分布,可以看出来,走路时受力中心主要从脚跟外侧向前到前脚掌外侧,然后横过前足,然后脚趾蹬离地面。然而目前很多人缺少了脚趾蹬地的动作。
2.解决方法
-
如何在步行中促进脚趾发力,从而较少小腿肌肉的负荷?那您要进行脚趾肌肉训练,比如我们可以采用脚趾抓毛巾的训练方法,来让肌肉学会发力。每次做到位,坚持做10次,共3组。
1.2.3 下肢循环障碍
1.下肢循环障碍的问题
-
很多人,冬天的时候会出现足底发冷,下肢冰凉,这是明显的下肢循环问题,还有的人在办公室坐一天之后,会出现下肢浮肿,觉得脚底肿胀不适,甚至都觉得下班时候鞋子都变小了!这其实也算是下肢循环障碍的一种。下肢的血液循环主要通过动脉和静脉的输送完成,动脉将动脉血运输到足部,静脉通过肌肉的挤压,呼吸等让静脉血回到心脏。那么想要提高下肢血运能力,解除下肢循环障碍的第一步就是增加静脉的回流。我们来看下图:
2.解决方法
-
大腿内侧的这个静脉叫做大隐静脉,它的堵塞常会导致下肢的静脉不能回流,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手法来提高静脉血液的回流能力。促进静脉回流的手法:双手握住大腿内侧,挤压握紧大腿内侧肌肉,通过挤压肌肉促进静脉回流,注意不要按的太用力,否则内收肌和皮肤会很痛,用力轻而缓和,向上方按摩(注意不能向下方),每组按摩5次,会有不错的效果哦!!
1.2.4 足部的力学因素
1.力学因素问题
-
足部的力学因素也是影响小腿粗细的重要因素之一。足弓的高低很可能会影响小腿形状。根据足弓的高低,通常可分为正常足弓,扁平足和高足弓,其中扁平足又可分为先天性平足和后天性平足。足弓过于扁平,可能导致足部在承重时产生足旋前,这时候内侧的腓肠肌肌腹就会被动拉长,从而导致肌肉过度发达,肥大,扁平足的人很可能会增加身体的内耗,导致身体容易疲劳出现各种酸痛。
2.解决方法
-
那么什么怎么矫正扁平足呢?首先我们要认清什么是先天性扁平足和后天性扁平足!我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赤足踩到地板上,这时候如果不出现足弓,那么就是扁平足了(排除少数可能的脚胖问题,如图)
如果在不负重情况下,看到我们的足底有足弓,那就是后天性扁平足。
-
对于后天性扁平足,我们可以增加足底肌肉的力量,并用一些手法来进行扁平足的改善。但是如果你在非负重情况下也没有足弓,那就是先天性平足了,这种患者通常需要定制生物力学矫形鞋垫进行足弓矫正。
针对后天性扁平足,我们可以训练足底肌肉力量,除了上面抓毛巾的训练,还可以增加一些足弓的手法治疗。
还要增加胫骨后肌的训练,胫骨后肌是一块可以提升足弓的肌肉,增强胫骨后肌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功能性扁平足。
上图是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那么针对训练,我们可以做如下图的训练:每组12次,共3-4组。
2. FitTime即刻运动的建议
2.1 认识你的小腿
-
小腿肌肉主要由腓肠肌、比目鱼肌组成。
腓肠肌:沿着小腿背后,从股骨的远端向下延伸到跟骨,它主要是通过跟腱和足跟相连接。腓肠肌有内侧头和外侧头,主要形状是圆球状,它们构成了小腿的主要形状。
比目鱼肌:长而扁平的肌肉,视角上可拉高、拉长小腿。
-
通常情况下,小腿粗的人,是指腓肠肌比比目鱼肌发达,所以看起来小腿会较粗壮,所以瘦小腿,主要就是让腓肠肌变小,同时可以多拉伸比目鱼肌,双管齐下。
2.2 为什么小腿会粗?
1、经常做爆发性、跳跃的运动
- 经常做跳跃、奔跑等爆发性的运动,导致腓肠肌变得粗壮。腓肠肌属于爆发力肌,具有极强的收缩、拉伸功能,当你进行大量跳跃动作、短跑等爆发性强的运动时,等于在变相地锻炼腓肠肌,此时它不壮难道是手臂壮?
2、肌间脂肪腿
- 除了上面的运动过度造成的肌肉腿,爱运动的小伙伴,也可能会有这种特殊肌肉体质,那就是「肌间脂肪」。主要发生在经常运动但是体脂又比较高的朋友身上。肌间脂肪位于肌肉组织周边,由脂肪细胞组成。你懂的,同等质量下,脂肪的体积要比肌肉大,因此有这种腿的小伙伴,自然腿也比较粗。
3、脂肪腿
- 原因?一字记之曰:胖。由于全身脂肪多体脂高,小腿也难免中招。其实这也是很多女生的小粗腿原因。要知道,肌肉腿不是你想要就能练出来的~怎样才知道自己是不是脂肪腿,捏一捏就知道。让腿放松,一般可以看到肌肉的形状,脂肪一般在皮下,如果用手可以轻松捏到一层肉,那就是脂肪腿。那些老说自己是肌肉腿的妹子,捏了再说吧。
4、水肿腿
- 很多女生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久坐或久站,这样会造成下半身血液不循环,引起双腿浮肿,因此看上去,腿也会粗一圈。用手按按自己的小腿,如果小腿留下的印子,不能马上恢复,多半都是水肿腿。
5、平足
- 平足居然能引起萝卜腿!平足,指内足足弓塌陷。正常来说,足弓可以发挥缓冲的作用,让我们在走路跑步时,使足部富有弹性,缓冲地面反弹的作用力,保护身体,减少冲击。
正常的足弓下,小腿的肌肉是富有弹性的,收缩与拉伸具有一定的空间,然而在平足下,这个空间就会被缩短,弹性也变得更弱。另外,为了弥补足弓的缓冲作用,小腿肌肉就会进行代偿,长时间下会导致过度使用,变得又硬又粗。
6、膝超伸
- 正常情况下,站立时大腿和小腿基本是一条直线。膝超伸,就是指膝盖向前伸直超过5度,从侧面看,大腿和小腿就形成一个“C”的弧形,也就是大腿超过小腿的位置,两个的连线不是一条直线。
膝超伸情况下,小腿的受力要更多。因为重心变化,膝超伸让小腿偏后,挤压前面的膝盖和半月板,为了减少对膝盖的压迫,小腿肌肉会拉住向后的姿态保持平衡,就会长期处于一个持续张力的状态下,为了适应环境,小腿会更用力,然后变得更壮。
7、天生跟腱短
- 天生跟腱短的小伙伴,在视觉上也会导致小腿粗壮。跟腱,就是小腿链接点到跟骨的位置,比较正经的说法是,当这个位置少于10cm时,就可以视为跟腱过短,当然这个还与身高有关,一般矮星球人,跟腱一般偏短。
2.3 瘦小腿的方法
2.3.1 拉伸
- 拉伸的作用,在于让你塑造小腿的线条,而不是直接让你瘦小腿,减少围度。只要把特别粗壮的肌肉多拉伸,线条就会纵向变长、柔和,这在视角上,能够让人觉得小腿纤细变瘦。
1、站姿小腿拉伸
-
站姿小腿拉伸属于静态拉伸,在很多健身房都看到小伙伴做过,是典型的拉伸小腿动作之一。
动作要领:站在墙前,大概还有一步的位置,手推墙壁,双脚站立与髋部同宽,将左腿向前跨呈屈膝姿势,左膝盖与左脚保持一条直线,然后感觉右小腿被拉伸,保持20秒左右,换边。
2、小腿后侧拉伸
-
站在墙壁前面,距离大概还有20、30厘米均可,然后将右脚的脚趾放在墙上,脚跟放在地上,膝关节不要锁死,然后用力下压,感觉整个小腿后侧有拉伸感,保持20秒左右,然后换边。
3、直膝小腿伸展
-
脚尖踩在台阶上,膝盖伸直,放松大腿后侧和小腿浅层肌肉,保持30秒,换边,可以做3组。
4、屈膝小腿伸展
-
脚尖踩在台阶上,膝盖稍微弯曲,保持30秒左右,换边,做3组。这个动作可以放松小腿的深层肌肉群。
5、小腿泡沫轴拉伸
-
泡沫轴是一个拉伸神器,你可以用它进行小腿的全方位拉伸。坐在瑜伽垫上,两手放在地上,将身体撑起,然后将一只小腿搭在泡沫轴上,从跟腱到膝盖处滚动,大概30秒。换边。然后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滚动小腿的前侧和内外侧。
2.3.2 瑜伽
- 除了拉伸动作, 以下的瑜伽体式,也能帮助你深度拉伸小腿,缓解腿部肌肉紧张。
1、下犬式
-
动作分解:
1)脸朝下,腹部贴地,双手置于双肩下,两腿朝后伸直,用双手推动身体,身体离地;
2)臀部指向天花板,身体重心转移到脚跟,肘部靠近耳朵,脚跟尽力踩实地面,从侧面看,身体呈现倒V型。动作保持25-30秒。
2、战士二式
-
动作分解:
1、预备站姿,双脚并拢,双手至于身体两侧,脊椎打直,挺胸;
2、双脚分开,大约60-90厘米,视自己身高调整宽度,脚尖超前;
3、上半身不动,双脚向左转视,吸气,双手抬高至肩膀高度;
4、吐气,左膝弯曲,左大腿与地面平行,上半身仍面向前方,但头向左转,双眼直视左手掌,稍稍调整大腿内侧,让上半身、双手、双腿位于同一平面上,停留五至七个呼吸,吸气,回到中心,左右换边,重复上述步骤。
3、综合瘦腿瑜伽
2.3.3 对付平足的小方法
- 上面说到,平足也会引起小腿粗壮。它的原因有先天后天,后天可能是小时候走路姿势不对,但没有及时矫正,有的可能站立太久,或者由于缺少运动,足弓弹性不足等。
1、翘大脚趾
-
站在地面上,一只脚主动抬起大脚趾,做20次,换边,做4组。
2、脚抓毛巾
-
在地板上放一条毛巾,用脚趾抓着毛巾,往自己方向移动,感受脚趾抓的同时,足弓拱起,一次30下,换边,做3组。
3、脚趾猜拳
-
坐在椅子上伸出双脚,一脚出石头,一脚出布,出布的时候确保五指伸展开来,交替轮流。每组30次,做3组。
2.3.4 泡脚
- 泡脚可以放松你的小腿,缓解由于久坐久站造成的肌肉紧张。而且脚底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这对水肿腿的效果会更明显。泡脚时水位最好高于小腿肚中上部位,水温最好控制在30度到40度之间,每次控制在20到30分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