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少年陪伴案例整理
心理教练:阿布
来访情况:
新初一学生,面对期中考试的测试,YB觉得压力很大,认为学习没有希望,按这个状态下去,初中三年后中考结果堪忧。孩子渴望爸爸与同学们的理解,希望他们能以正确的方式面对自己。觉得班上同学不太搭理自己;爸爸面对期中考试的成绩,脸色很难看(臭脸),学习上的呈现让孩子很着急,呈现的躯体症状左嘴角常抽动,左眼会不自觉的眨,胳膊上有一些自残的痕迹,这些均是焦虑反应。
对学习孩子想好,不知如何使力。
对老师与妈妈,心里相对平顺,无明显障碍。
陪伴疏导:
1.同学课题
面对同学,孩子不知如何获得友谊。问YB:你希望和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小伙子说:友善又学识渊博的人。支持小伙子思考,同学们希望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孩子表达:那应该和我也差不多。就问孩子那想要获得友谊,是不是就变得很简单?就是我们想和怎样的人交朋友,我们就成为这样的人,这也是同学们所喜欢的朋友与伙伴。
于是对孩子的名字,GYB做了一个解读——目标"高"远,"延"绵不绝,持续渊"博"。是你的名字所蕴含的深意,也是你生命所需要去实现的,同时问孩子愿不愿意为命中注定的GYB去做出努力?孩子非常坚定的点头表示认同。同时也跟孩子解读我的名字,董建华懂得如何建设中华,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务,而我对自己使命的捍卫,就是通过支持和陪伴,像他这样的青少年挖掘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去建设我们的国家。问孩子愿意帮助我去实现我的目标和使命吗?孩子有一份惊喜和好奇感,同时也坚定的点头和孩子拉勾盖章,约定我们一起在这个方向持续的前进和成长。他表示愿意来陪伴我。
2.与父亲相处的课题
支持孩子看到爸爸到底是对他考试结果有一份着急,还是故意摆"臭脸"?让孩子去体会面对自己的考试结果,你的脸色是好看的吗?还是不好看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发现自己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不满意又着急,于是问孩子:那你自己的脸是臭脸还是因为着急学习而不好看的脸?孩子也清晰的体察到自己确实那个脸也不好看,所以不是爸爸故意要给"臭脸"。过程中看到孩子因为在意学习,所以呢,考试之后就会很在意父母的情绪反应,让他看到这是因为自己重视学习才会有的情绪反应,这是好事情。
支持孩子去体会他想在学习当中爸爸怎么来陪伴他?孩子希望爸爸能够在他学习的过程中也能看看书,远离手机,给一个安静的环境,也支持孩子去放下跟爸爸的芥蒂,去做真实的请求与表达。
3.学习上的探索
首先让孩子看见此时此刻,尽管在班级学习成绩的排名不太理想,然而看自己所得的分数,540分的满分,我们这一次拿到了近300分,我们所得的分数基本上是满分的55%,依然是大部分得到了,这本身就是一个还不错的结果。让孩子看到在这种结果之下,我们的差距是240多分那我们如何去得到呢?
问孩子,我们要去西藏,我们现在即便是不坐火车,不坐飞机,但是我们向着西藏的方向,每天走几里,能不能走到?孩子坚定的回答,只要加以时日,一定可以走到,让孩子我们看起来200多分的差距,如果我们每天在英语,在语文,在数学这些学科上每天做一个有效的训练,比如说英语和语文,每天做一篇阅读,数学每天针对所讲的内容的例题我们去探索清楚,我们持续坚持每天去做,你觉得到中考的时候,这200多分的差距会不会逐渐缩减?让自己实现中考的成功。
孩子坚定的认同,只要每天去做到,一定是可以实现中考的胜利的。这就是目标高远,延绵不绝,持续渊博的道路,问孩子愿不愿意去实现?坚定的点头,于是和孩子达成协定,每天成长一点点,我们分步走,有效的去做持续的训练。孩子表示愿意去做。也愿意为了帮助自己进步,可以让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手机实现有效的监控,不被手机和游戏占据自己太长的时间,让手机和游戏把自己的人生给毁掉。建立有效的玩手机,而不是被手机玩的学习状态。
4.学习训练内容:
一、《一本》阅读,语文与英语,语文一同三篇,英语一周五篇。
二、每天抄一道例题,先学习,再自己关上书本,重新把它做出来,并检验自己的做题过程。
祝福:GYB走向目标高远、延绵不绝、持续渊博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挑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