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节日,在我们还是孩童的时代,平时穿哥哥姐姐们穿小的就得甚至于打补丁的衣服,过年可以美美的穿上新衣服,平时吃不到零食,过年新衣服口袋里装满了糖和瓜子,平时喂完猪割完猪草才可以上学,过年可以一群跑着放鞭炮。。。如今我们为人父为人母了,我们的孩子依旧喜欢过年,平时妈妈不让吃的食品过年可以吃了;平时需要上的兴趣班过年可以抛到九霄云外,平时早早上床睡觉,过年了可以看电视剧,玩手机游戏……
现在春节的寒假已经结束了,学校和幼儿园陆陆续续都开学了,放松了一假期的孩子又要走回校园,但是有的孩子出现犯困 / 食欲不振 / 爱吃零食 / 爱看电视 /晚上睡得晚,不想上学 /学习精神不集中……“假期综合症”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病,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此症不是病,不管也不行
但是很多家长会出现焦虑,孩子生活规律全乱啦,然后板着脸对孩子说:“来,过完年了,过年玩了那么多游戏,看了那么多电视,吃了那么多零食,现在你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总希望孩子们也能立马就一键启动,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孩子给我回应了一句:你过年都不陪我!如同一个巴掌打在我脸上,我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应答!家长要能懂得孩子的心,善于抓住孩子的内心需求,同时也是需要以身作则,找到让孩子喜欢的那根“萝卜”来引导孩子自己动起来。
我该怎么办?
我们大人可能切换到工作模式,需要调节,其实孩子也是一样,
首先,收起零食,调整饮食
节日过后家中的饮料、糖果等零食应尽快收起来,孩子表现出不爱吃饭,厌食,尽量恢复平时的饮食习惯,征求孩子的意见,做一些他平时爱吃的!
其次,尽快恢复规律的生活状态。
春节期间锣鼓喧天,鞭炮齐放节后,孩子休息不好,家里的环境要从嘈杂恢复安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能平静情绪的游戏,比如讲故事、画画、玩拼图等,我们恢复打唐诗扑克,打扑克是我们家的一种娱乐方式,加了唐诗元素,觉得也挺有趣!
然后,监督好孩子的日常学习
过完假期,再也没有理由放任孩子玩耍了!
学习是孩子的工作,而检查孩子的作业,也是家长每天必不可少的职责
最后我想家长说也说想告诉自己,我们也需要给孩子自己调节的时间,不对比,不教训,多陪伴,对比会焦虑,焦虑会教训,我也是切身体会,不好好吃饭,没体力,对比一起爬长城的小伙伴,人家跑远了,儿在后面不想爬,听着别的孩儿妈妈说娃看灯会,逛博物馆,逛不够,我的孩子逛一会想回家,我出现了“别人家的孩子”的问题!孩儿爸比较从容,选择重新陪伴孩子,在边玩扑克边引导孩子教他唐诗,孩子不亦乐乎,同时 游戏和电视时间愉快的约定好了!
不要着急,在陪伴路上让孩子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