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全国共拆那会,对于如何运用“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我还有一肚子的疑问,其实早在几个月前,我就购买了2本拆册,拆册的前面写着R、I、A的定义还有“前因后果,适用边界”的定义,我一直没弄明白他们的意思。直到11.4-5日去上海参加年会。我才有些恍然,这八个大字,不仅含义深远,居然还有点使命的意思,这个使命就是“唤醒”,我的体悟虽不及一二,但我还是忍不住激动。
这有个小插曲,返程途中终于蹭到一本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先看看再还给别人。 我将从2个方面来说明:
应用一:碎片化信息分析整理;
应用二:私董会(this is 重and 重);
1.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2.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应用一:碎片化信息分析整理
引子:当今这个年代,网络越来越普及,各种公众号、社群、自媒体越来越多,低头族相应的也多起来了。要问为啥低头,因为在看手机,因为手机里有各种微信群、QQ群、公众号文章等。不得不承认,这些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的时代,他们说出的话并不是那么严谨,如果你不经思考就全盘接收,无异于行尸走肉(这个词有点味道)。
所以《这样读书就够了》就提供了一种方法,即为通过追问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来分析整理碎片化信息。
前因后果
前:"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如何引出的"
1.重要性:如果这篇文章当前对我不重要,那完全可以删掉,不用再继续追问。需要注意,这里的主语一定是“我”,部分人会犯主语不是“我”的错误。比如有个文章讲”只要控制住脾气谈判就能取得成功“。但对我而言,”控制脾气“虽然重要,但我不是情绪波动很大的人,它不是我当前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技能。这个文章就可以化为”不重要“之列,大可不用费时间浏览。反之,则看。
2.作者如何引出: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有没有举自己或是他人因为没控制住脾气而谈判失败的案例,或是引用某个普遍社会现象?大咖说过的话等来强化观点的说服力?这点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前后因果关系,同时也带出部分适用边界。比如文章中说1999年的时候...,那你就要留意,是否只适合那个年代,如果你拿来用在这个年代,是否存在不适用的情况。
因:" 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
1.关于原因的假设:即为作者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都有哪些?中间是否做了一一排除?
举例:这里可以固化为一个公式,即为将文章的中心思想总结为这样的句式“之所以***,是因为***”,比如”之所以谈判失败了,是因为没控制住脾气(原因)“。这里作者把”没控制住脾气“这个假设当成了谈判失败的唯一原因,是否还谈到了失败的其他原因,有没有一一排除?原文中通过阅读后发现,作者没有提出其他假设,也就没有排除和验证。
2.其他可能:关于原因还有哪些可能?是不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可能?
举例:就上述文章而言,谈判资料准备,对接人应对能力,肢体语言,其他前/中/后环节准备等都有可能是导致失败的因素。但是作者没有深入分析。
后: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好处:即为按照文章建议的那样去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好处可以是精神或是物质层面的。
举例:如果时刻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可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更加理智的对待问题而不是责骂,更好的处理问题。
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后果:即为不这样做的坏处。
举例:别人给我贴上”爱发脾气“的标签,影响和周围朋友的和谐关系。生气还伤身体。并且不利于回归理智,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适用边界
适: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相反观点:即为不按照信息中的内容去做,会怎么样?有不一样的观点吗?举例?
举例:如果控制不住自己脾气,虽然不好,但是事后也会有写道歉这类的弥补措施,而且如果对方真的做错了,发一顿脾气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我又不是一直发脾气,偶尔一次还是可以接受的。人有喜怒哀乐,属于正常现象,那些不管发生什么都无动于衷的人,我反而觉得他们太冷漠,没有人情味。
用:要这样做具备的条件(成本收益,态度能力)?不管的情况?
条件和边界:即为依从信息做需要的代价和使用范围
举例:我得具备自我反思能力,即为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是自己的原因也怨不得别人,另外还要自我调节,找其他发泄口,比如跑步,找其他人吐槽等。而那些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的人,旁边如果还没有人监督,提醒他,即使他觉得控制脾气很重要,发脾气的当下也控制不住。
边:有没有类似信息?其他领域如何看待?
类似信息:即为以前有没有讲类似内容的文章
举例:有很多关于如何成功的文章,有的说成功是靠99%的努力,还有1%的天赋,和脾气没多大关系,另外还有人说有些脾气坏的人,因为以自我为中心,反而聚焦了资源,取得了成功。
界:无论相反还是类似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交界是什么?
即为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部分重叠,包含或是总分概括等关系或是区别。
举例:以前的信息更全面,而本文的脾气对成功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个点。
按照以上顺序,也不用每个”前因后果,适用边界“都做出来,分析着分析着你就不难发现当前信息的片面性,或是文章是需要补充边界才能运用的。我想经过这个过程梳理下来的知识才会越来越体系化。
应用二:私董会
引子:如果你以为”前因后果,适用边界“适用于碎片化信息分析整理已经前所未闻。那我告诉你,你和我一样,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我以前没听过私董会的概念,我只知道,当我了解到”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可以运用于团队帮助个人追问反思经验时,我热血沸腾。不仅因为小师妹提到的目前全国还有67.9%的会员是沉默状态,我还想到了我们的轮值主席现状,会员活跃现状,还有我三级后方向困惑现状。私董会真正运用起来绝对是团队智慧的结晶,它真的能带领分舵运营团队更上一层楼吗?我仅用自己的三级后困惑来自言自语一番。
前: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
答:三级后我打算往结构化表达方面发展,这对我太重要了。因为这关乎自信,还有后代教育问题。为什么这么说,还要从我以前说起,从小学到大学,我脑袋里唯一有印象的只有四本书《埃及艳后》《莎士比亚全集》这2本简版是我姑姑当小学老师的时候帮我们从图书馆借的,然后高中时代是一本《卡耐基**》,大学是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可能因为读书少吧,从小我就崇拜我的姐姐,因为她读了超级多超级多的书。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话从有些人的口中讲出来就那么吸引人。在生活中,我多扮演听者的角色,我不仅羡慕他们能说会道,还羡慕他们怎么那么有主见。所以我有了一个想法,我书虽读的不多,但是我可以通过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来让自己的表达绝对精辟。而且我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影响到自己的后代,让他们成为一个从小有主见的人。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很少和我们姐俩讲道理,大多时候言传身教。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以后想做的更好些。
因: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和排除这些假设?还有其他人帮我思考,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答:从“因”不难看出,我认为“之所以不会结构表达,是因为我以前读书少”,还有哪些原因会造成不会表达呢?
1.可能有性格内向,天生不爱表达,我的性格内向兼外向,熟悉的人我会很喜欢表达,不符合。
2.周围没有鼓励的环境。确实没有鼓励的环境,也许我该找个一起进步努力的场合。
3.词汇量不足不知道用什么词合适,这个也是有可能的,可以通过多阅读名著来改善。
4.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结构化思维(总分总),这个也是的,没有学习过,可以找些相关的书籍。
5.工作原因不需要表达太多,现在的工作是HR,要表达的时候还是蛮多的,但是仅限于工作。对于工作比较熟悉,还是非常愿意去表达清楚的。
后: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那是我期待的吗?
答: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会更加有自信,不论是给领导汇报,还是向别人清晰的传达我的意思,都非常有帮助,没准还能升职加薪。同时,以后作为别人的师傅或是教练,我在给别人指导反馈时,也能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的问题,树立自己专业的品牌形象,这也是我期待的。
果:如果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答:如果什么都不做,还是维持现状,表达语无伦次,想呈现的内容和说出来的有差距,会感觉懊恼。但是也可能久而久之,就这样了。
适:有没有人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实例?
答:有,有的人说光看书就能学会结构化表达是不完全的,表达涉及对象和环境,就像我们学习英语一样是需要环境和语感的,除了必要的结构化思维外,还应该多听多练,多说多反思,不断的PDCA才能掌握结构化表达的方法,否则就和游泳空有理论但就是不下水游泳一样。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实例,读过很多书,也写过很多文章,但表达也没见得很好,很精辟,很一针见血。
用: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成本收益,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完成?
答:合适的书籍、合适的刻意练习环境、好的反馈激励,还要一直持续循环坚持。
边:有没有可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
答:分舵有一个结构化思维很厉害的人,总舵的真姐,有上过结构化思维的课,可以咨询。
界: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意见,和我的思路真正的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答:读书固然可以帮助搭建知识体系,但是不仅要看,还要写出来,说出来,但是一个人坚持何其难,最好有个团队来监督鼓励给你反馈。
好了,自言自语结束,这仅仅是个引子,自己真正如何做,以及分舵如何唤醒沉睡的会员,思考的东西还太多。
另外年会的精彩,这里才呈现九牛一毛,运营分场的内容我还需要慢慢消化沉淀。唯一肯定的时,通过梳理我会越来越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希望那天不会太远。
如有其他意见欢迎一起交流探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