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一诗中伊人的距离说和理念说的解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上学时;我们的老师认为作者离心中的伊人距离是越来越远了;理由是苍苍;萋萋;采采的色彩变化;苍苍是深黑色;而萋萋;采采是没有颜色;颜色的由深变浅证明作者离江边蒹葭的距离是远了;由此离心中的伊人也是远了;而伊人是作者心中的理念;推之不可获得;悲绪满怀;生失望之心;而我并不认为是这样;我承认苍苍到采采;颜色的变化;但我不是从距离的角度来考虑;而是认为作者在江边触目伤情;情动于中;对外物不堪再看;完全陷入了情感的深化和升华;外物不堪入睹。从结尾看从在水中央到水中坻;水中沚来看;大水无迹;何有中央可言;而水中的岛屿却是鲜明的;这样看的话却是由虚落实了;再说伊人做为理念就像太阳的地位一样;人类虽然永远不能达到它;但我们不能放弃对太阳的景仰和追求; 从上古神话夸父逐日,未尽道渴而死,到历代的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和责任担当,这些人同样道渴而死,可后人并没有因为前人如此悲惨的宿命而放弃对美好理念的坚持和追求。道传相因,历历有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To者也阅读 2,905评论 0 6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613评论 0 18
  • 马宏伟 内容提要:文学经历了一个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发展的过程。早期的口头文学特点是重复叙事,该特征适应了当时传诵...
    我是陶先生阅读 1,684评论 1 6
  • 凉薄清荷 :你好。 学习《诗经》注意: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
    彤同妈妈阅读 1,822评论 0 15
  • 大理偶记风花雪月苍洱间铁骑铮鸣洗马潭此地无意着笔墨志在一统定江南 无聊机场无聊兴起三慕大理有名不过三两岁月风花雪月...
    古岳言阅读 159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