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总有阳光会出现

近几个月的时间,读了一些书,关于思维、关于成长、关于阅读与写作,还有一部分心理学。

可能是我读的书还不够多,目前为止,并没有碰到所谓的烂书。

古人说的"开卷有益"是我奉行的读书信条。我一直认为,一本书不管实际在你看来写得怎样,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作品、思想的结晶,至少比我厉害,所以,抱着这种学习的态度,总能在书中发现一些有用的点,触动到自己。

随着脑海中积累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扰有了新的认识,知道有些事情为什么会以那样的方式去发生,为什么相同境遇总是不断地重现,也了解了自身的问题所在,这些问题从何而来。

不知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似乎很多喜欢读书写作的人,在现实当中大部分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擅长语言表达和与人沟通交流,所以,他的个性孤单,内心却比较丰富。

我也是一样,从小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长大后也是一个内向沉默、独来独往的人。步入社会后,最困扰我的便是人际关系。因为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所以,一直融入不了那些群体、圈子,在别人眼里觉得就像异类。

其实一直以来也比较挣扎和纠结,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性格,通过阅读,才慢慢从书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可是,这些理论的知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以为自己重振了内心的信心与力量,但当生活中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时,又会被打回原型,退回到原来那种熟悉的情绪和感觉中,发现之前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此时全然派不上用场。

我想,一定是自身的功力还不够深厚,内心还不够强大,没能让自己抵挡住外界环境的"侵袭",在心中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是一个自我突破与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

改变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然伴随着强烈的痛苦与挣扎,但,就像《反内耗》一书中所说,人只有在痛苦中才能获得成长,没有痛苦就没有重生。

人际交流是我的短板,无论是与别人闲聊,还是向上级汇报工作,自己的表现总是不尽人意,即便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领导。总是在心里感到一种畏惧,生怕自己讲错话或表达得不清楚,可事实上,就是讲得逻辑不清、语无伦次。

其实还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对于权威,天生地敬畏。这种心理也许是因为从小见惯了家人的暴力,所以不知不觉在心里埋下了阴影。

有句话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曾经一度感到非常地绝望,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如此糟糕命运。

很庆幸地发现,还可以通过读书来汲取能量,在这过程中,也许看不到自己太明显的变化,但还是能感觉到心里的天空已开始渐渐变得明朗,不再像从前那样阴霾。

才明白,保持正念,清醒而积极地面对生活,对我们自身来说,是如此地重要。

让阳光照进内心,会让我们更快乐,而改变就在那不经意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