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道德经开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个人认为,道可以理解为能感知的自然规律,多变是常态;名则可以理解为可观察的事物称谓,演化是常规。
名可见,可视为天干的具体外观;道只能感应,则符合地支的隐性特征,因此干支该能以名与道的概念进行解读,六十组干支搭配,于是带出了六十组名与道的显隐组合,意象万千。
名的背后有道,具体是什么道,除了要搞清楚,还要切实认知它对名的影响,以便全面掌握某组干支的具体含义与关系,才能合理地展开类比与引申,洞察天地人事物的丰富内容。
4、丁卯名与道
丁为名,卯为道;
丁卯以丁火之名,反映卯木的动态;
看似一点丁火,轨迹却很卯木。
丁卯以丁驽卯,难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丁火习惯专心一意,贯彻始终,而卯木虽然一路向东,却仿佛有百足之爪,喜欢聚众而行,有时还会像一团乱麻。
丁火就算再聚精会神,再集中力量,也敌不过卯木那像千军万马的汹涌群情,卯木太想开辟自己的疆域了,丁火虽然有助卯木抒发,可惜小不点满足不了大野心。
丁火代表眼光和目标,讲究专一和毅力,行动与计划跟卯木大相径庭,卯木动若脱兔蠢蠢欲动,却只能干焦急,因为催逼不了丁火这个瓶颈,丁与卯其实同样郁闷。
五行基础义理:
卯木生丁火;
卯木藏干乙木,是丁火的枭神;
丁见卯状态为病。
参考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参阅或浏览下列文集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