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丁卯名与道】






老子道德经开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个人认为,道可以理解为能感知的自然规律,多变是常态;名则可以理解为可观察的事物称谓,演化是常规。

名可见,可视为天干的具体外观;道只能感应,则符合地支的隐性特征,因此干支该能以名与道的概念进行解读,六十组干支搭配,于是带出了六十组名与道的显隐组合,意象万千。

名的背后有道,具体是什么道,除了要搞清楚,还要切实认知它对名的影响,以便全面掌握某组干支的具体含义与关系,才能合理地展开类比与引申,洞察天地人事物的丰富内容。




4、丁卯名与道


丁为名,卯为道;
丁卯以丁火之名,反映卯木的动态;
看似一点丁火,轨迹却很卯木。

丁卯以丁驽卯,难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丁火习惯专心一意,贯彻始终,而卯木虽然一路向东,却仿佛有百足之爪,喜欢聚众而行,有时还会像一团乱麻。

丁火就算再聚精会神,再集中力量,也敌不过卯木那像千军万马的汹涌群情,卯木太想开辟自己的疆域了,丁火虽然有助卯木抒发,可惜小不点满足不了大野心。

丁火代表眼光和目标,讲究专一和毅力,行动与计划跟卯木大相径庭,卯木动若脱兔蠢蠢欲动,却只能干焦急,因为催逼不了丁火这个瓶颈,丁与卯其实同样郁闷。




五行基础义理:

卯木生丁火;
卯木藏干乙木,是丁火的枭神;
丁见卯状态为病。




参考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参阅或浏览下列文集或专题:

六十甲子连载分类索引
五行研习
共识五行
干支名与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单总结,就是人法自然。老子提出这个观念和理论,目的是希望我们学...
    思考空间阅读 3,430评论 0 5
  • 罗列有关天干地支各自拥有的自然存在状态与物理运动模式,根据天干地支两两组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系列六十组干支的基本形...
    思考空间阅读 9,235评论 0 4
  • 名以状,道为魂;天干为相,地支为意;天干形而下,地支形而上;天干是地支的化合物,地支是天干的形容词。支的干,内涵表...
    思考空间阅读 1,254评论 0 6
  • 导读: 以十天干对应十二地支,从甲子到癸亥,一共得出六十组干支,每组干支都有它们自身的含义;天干是可见的外部状态,...
    思考空间阅读 4,112评论 6 4
  • 前言: 阴阳五行学按照自然规律依次编排六十甲子序列,不但可以给我们应用于身边的天地人事物等不同层面,从而探索天下万...
    思考空间阅读 3,99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