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是国家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乡镇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亲不亲。
“走得多、看得多,心底的触动也就大了。”塔秀乡党委书记张登峰认为,坚持乡上的党员干部走出去,深入村庄与群众面对面,才能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才能与群众“以心换心”。
“群众需要临时救助金或者大病救助金来救急,这时候层层审批,往往会误不少时间,面对这一种情况,我们干部就要主动作为,切实解决好群众的难事、烦心事。”张登峰说,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干部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想方设法为群众服务,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这些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干部一心为我们老百姓服务,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奎屯布勒格村脱贫户唐国辉,赶着羊群乐呵呵说道。走进塔秀乡,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画面,都有着生动的体现,民生改善,让群众揣满浓浓获得感。
一枝一叶总关情,保持与民心“同频”方能“以心暖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党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乡镇作为践行承诺的一线阵地,更需要干部全面领会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干和担当做好基层服务。
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塔秀乡党政班子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紧扣“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的发展理念,谋划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继续羊肚菌种植、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和一村一产业为突破口,高标准建设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化创新驱动,补齐发展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3年,塔秀乡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深学细悟过程中继续做好“结合”“转化”“出实效”,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作为落脚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确保人民得实惠、发展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