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学校文化之魂
读完了《文化,为学校立魂——新教育实验年度报告》,禁不住心怀惴惴,为自己的学识之浅疏,亦为见识之欠缺。学校文化,学校之魂。真正理解应用,是我们之责。惟终身习学,不数求知上进,真正晓“文化”之郁馨,领略“文化”之胜景,创设学校之儒雅环境,育儒雅栋梁之材。
文化和学问经由数百年、数千年积累而来,凝聚了不知道多少先贤学者的智慧。以往,对“文化”的定义即为模糊,又从不曾认识思索与考究,只觉一个人的文化就体现在其高谈阔论之时,处世圆通之际。而从不曾知道,文化所涵真正的意义。却原来,真正的文化者,未必高谈阔论,未必世故圆滑,他们以知识玉润了自己,用修养滋秀其风骨。我们做为一个校长,更应该知道,惟文化立学校之魂,才能让学校正气永存。
我们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就是我们有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有我们对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最困苦的岁月、最艰难的日子里,总有人不抛弃,快乐的做着幸福的教育。做为一个学校的校长,我更应该以习学为己任,做个终生习学,永远行走在增学长智之路上的人。因为惟有以学识充实了头脑,才能知学校之理,才能知文化之智,才能知育人之道,才不会在世象纷扔的世界里乱了方寸,才能因此而充满自信,做好学校文化,引领学校之魂,育儒雅栋梁之材,尽自己应尽之责。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立目标,促上进。要做个有理想,有气度,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人。同时,诚如《报告》中指出的那样,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能清楚认识学校的传统、资源,也能清晰地意识到学校的文化使命。能将自己的理想解读并给团队,共同为了同一使命而努力,形成共同的愿景与价值观,成为师生共有的理想。还要做到,能特立独行,独立思考。在自我淬炼的过程中,定是要饱经艰辛,饱受孤寂与委屈,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热爱公平,捍卫真理。更要做到能行走大地,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且恪守文化管理之道。而怎样才能做到这些,我想惟一的方法与途径,只有也只是不断的学习。
曾有一句话,惟学识是你立命之本。只有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在学习贤达之学中,生出自知之明的谦虚与严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才疏学浅,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取,完善自我。也只有让学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做到《报告》中所说的独立思考,有独立的人格,也才能做到恪守文化之道。文化不应当只作为谋生手段而被人利用,那些看似无用的诗词曲赋、历史人文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亦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不为考试、不为声誉、不为高分、不为卖弄,只为修心,只为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因为,如果脑袋空空,就不可能具有准确而客观的判断能力,只会人云亦云,抑或是哗众取宠,那么又何谈独立?也就更谈不上恪守文化意识了。
总之,在以后的生活工作里,将以书为友为师,在文字里登山涉水,于书本中汲取智慧,以习学为本分,以求知为己任,皆力充实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并用自己的思想,带动学校整体提升,让文化真正成为学校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