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仨》杨绛


看完整本书的一个感受就是很温暖,不管遇到什么事,家人(我们仨)都一起面对,陪伴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文章开篇写的就是作者的一个梦,找不到钟书,结果发现醒来,他就在身边,钟书说这是老人的常做的梦,人总是可能随时不见。文章多次提到自己做的梦,梦中景象都好像是真实的,譬如,在驿道睡的每晚做的梦都是围绕着圆圆,她出差了,作者就不做梦了,她说分不清梦与现实,我看着也分不清。


我们仨的作息时间很有趣,钟书早睡早起,我(作者)晚睡晚起,圆圆晚睡早起。钟书早起之后做早餐,然后等我一起吃。某日,一个电话过来,直接接走了钟书,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隔天有钟书消息了,我随着圆圆去到驿道找他。当时他已累到不行,只得继续休息。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这也算是合家团聚。圆圆因为还有课,所以只能周末过来,我就每天来来往往地走,就这么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某日圆圆在工作日来驿站,是来说要去治疗。后来每天都把我梦中的圆圆给他说,钟书也都是很关心地听着,都惦着他们心爱的女儿。


女儿去世的那天,钟书叫她回去,我叫她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总觉得这里应该会很伤感,但这里没涉及其他字眼,但一看又都懂。她只是先回家了。某日,来到船里看钟书,只得一句:绛,好生过。自此我们仨失散了。


就剩下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的往事。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能在一起生活一辈子,缘分!现在留下我一人,就来重温一下以前的岁月,和他们再聚聚。


与钟书一同去到牛津遇到的人和事。我们喜欢在早饭后、晚饭前去“探险”,挑不认识的地方散步,总是会有新发现,这种生活情调真真是极好的!我们把做饭当作乐趣,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慢慢让原始人的烹调开始进化了。一起玩着学做饭,做饭都能是玩的,生活中怎么能不充满乐趣了?现如今的生活节奏快,到处流行快餐,可是感情能快吗?记得有句话:婚姻幸不幸福,看家里的厨房。平常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累了,就直接睡了,根本没时间交流,经常能和爱人一起做饭可以增进感情,就算不能每天,但周末肯定是可以的,生活与工作还是要分开的。再一个工作的最终目的不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嘛!


后来圆圆出生了,乐事就更多了。圆圆很乖,说得通道理,还管得住自己。而且很聪明,连最严的大姐都称赞她“她只看一眼就认识了,不用温习,全记得。”过目不忘的本领还帮她们解决了麻烦。有个小阿姨阿菊,收到她妈寄过来地址明信片,但是不小心丢失,阿菊急的要哭,最后是圆圆帮忙忆起那个地名,且一字不差。


先生和钟书也有过争吵,得到的结论是吵架很无聊,然后定规矩:凡事不必求同,也可存异。确是生活的智慧啊!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事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把读书和工作当乐趣,这应该就是工作生活的最高境界吧,幸好我也喜欢看书。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附录有圆圆写的我们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些我们仨之间的来往书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圆圆给爸爸的画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喜欢他们这一家子,愿自己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我们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