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密度

学习是最好的个人生涯投资。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在做什么?

早晨象一个作家,盘横于几本书和几篇文章中,写一些感动自己的文字,虽然感觉越来越好,但读到大咖的文章依然会丧气,但瞬间就好了,脑中的那个小人对我说,不要紧,你不是早以习惯了吗,我们不是早已进化成了另一个自己了吗。

半夜从床上跳起,只为记录只言片语,记是记了,但早上醒了一看,那只是胡言乱语。

为了追回耗费的时间,我一日三更,我跟随潮流,我活出意义,我追求精彩,我不枉此生,我鼓励别人,转头却在叹气。

突然一转眼。看到了昨天简书赠送的书,那是参加日更打卡持续的奖励。

这么神奇,难道简书从我的文章中看出了什么,不然为什么这本书如此让我惊喜:《我这么自律,就是为了不平庸至死》。

我庆幸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后的输家就是你自己。

庆幸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今天听到了一个名词叫做【生命密度】。我百思不得其解,在物理学中钢铁有密度,所以才无所不摧,石头有密度,所以才会砸破脑袋,可生命怎会也有密度。

最后我知道了,想要知道生命的密度,首先要知道生命的长度。

人这一生不过两万多天,这就是生命的长度。

如果说年龄是生命的长度,那么学识就是生命的密度。

但如何过好这一生,取决于质量,学习也是一天,刷剧也是一天,虽然时间一样,但却有天壤之别。

所以这一刻我在干什么?

正在努力赶着文章,正在努力组织着语言,正在想着一定赶在十二点前把文章写完。

所以文章开篇巴菲特说的那句话: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看来已经好像与我无关了。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春天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