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遇到一个印象很深刻的学弟L,他是很典型的一类学生——混迹于各大学生组织,有想法,有雄心壮志,积极向上好青年一枚。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大学是一个很“模式化”的大学,它评优评奖的框架公式就是【好成绩】+【学生工作】=【好学生】,我也得益于这种略公式化的模式,本科期间把学校里大大小小的奖拿了不少。这位L学弟也是如此,凭借“主席”“常务”这些头衔拿了不少奖。
3月份他约我一起吃饭,因为我之前提起给他辅导雅思的事情,正好也很久没见了。吃饭期间,他说:“学姐,我特别敬佩你。我觉得你大学的生活很丰富,不像我只有奖状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我很诧异,因为我委实担不起他这样的夸奖。他又问:“学姐,你有没有某个瞬间或者事件改变了你的人生啊?”我又惊到,心想“这小子怎么又要跟我谈人生了”…没料到,他竟然自顾自地跟我讲起他的故事。
“改变我人生的一件事就是考上大学。真的,也是这种事情对于你而言实在是太普通了,但是我的人生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以前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真是混啊,脑子里不知道想点什么,调皮捣蛋,欺负别的同学,天天被班主任抓起来批斗。高考时候想如果能考上大学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没想到真的就考上了。到了南京,我就真的再也不像从前一样了。”
其中的细节我已记不太清,我只记得当时他讲的时候,眼睛里透出的希望真的是那样有感染力,让我不禁感叹,年轻真好。他当年年少轻狂顶着西瓜头的样子还在眼前,一转眼就成了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好青年。4月份的时候我又在教学楼里和他匆匆遇见,他当时“抱怨”最近又要参加几个面试,还有几个答辩,可语调里又透着一丝兴奋劲。
我也讲不清为什么今晚会突然写起他。他其实挺像我,像我在大一、大二时候的状态,用一句文艺的话来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只是,我后来开始变了。
其实,当时他问我有没有改变我的某个瞬间,我想说有的。我脑海里浮现的是闷热的风拂过我红红的脸庞和汗津津的额头,我和Tony坐在颠簸的中巴车上飞驰在一条尘土飞扬的乡村小道。车里吵吵嚷嚷,车外偶尔路过向日葵花田,毒辣的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我和Tony讲,我以后绝对不要再一个人旅行,太孤独了。还有在莫斯科的三天,一个人拎着巨大的行李箱,发着高烧,在深邃的地铁站台茫然无措。没有了手机没有了护照证件,我就凭着一张纸条,哀求着一对情侣把我送到预定的青旅。那天晚上,我跟Lee坐在马克思雕像前,看这个陌生的城市,天很高很开阔很清冷。以前我很自信也很骄傲,那次旅行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我真正需要什么,如果我离开我现在的环境,我还是是谁?
微信上辅导员问我为什么没有申请优秀毕业生和大学成就奖。我想了想,回复她:学院里有更多优秀的同学值得这个奖项。其实,我觉得自己内心已经不会再在意这些“奖项”,让自己内心得到满足才是最好的状态。以前每每有“学姐学长分享会”,我都要插上一脚,现在我都希望学弟学妹们和我一起去发现生活的美好,不要被格式化的制度规定死。【成绩好】+【学生工作】=【好学生】的公式真的不应该成为框死我们的一个模式。
201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