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那一方远远地黄土高坡,他在那头,我在这头。天人相隔,却永不能相见。
小时候,爷爷是一棵魁梧的大树,牵着我和弟弟的小手,就可以大步向前。小学时,他是我们专属的早餐营养专家,会炒很香的蛋炒饭,会下热腾腾的面条,虽然简单,但很温暖。所以现在梦里还能闻到那种香味。爷爷开的小店,是我们童年的梦想,五颜六色的水果糖,奇形怪状的饼干都编织成了五彩斑斓的流光岁月。初中时,爷爷是我下晚自习后的接送者,拄着坚实的拐杖,在桥上静静地等待,桃湾桥上都是祖孙俩一来一去的对话,浅浅的,还透着冬日的寒气。高中以后,爷爷成了一个孤独的等待者,孙儿孙女都长大了,需要飞向远方,求学、工作,每周末的电话就是他最大的安慰。越长大,在家的机会越少,所以每次回家后的相聚都是短暂的,老人总会清晰的弯着拇指数着,还有几天的假,下次什么时候回来,同时,还嘱咐奶奶多给我们准备些好吃的。
长大后的我,对家会特别的眷恋,因为老人的牵挂,也因为自己内心的惦记。有时候失眠了,拨通那串熟悉的号码,才发现,原来电话那头的爷爷依旧醒着,只是关切的问我怎么这么晚还打电话,我撒娇的说,是想他了,爷爷竟然开心得像个小孩。爷爷病重的两个月里,我几乎每天给他电话,病魔的折磨让他痛苦万分,但是每次接电话的时候,他总是以最好的状态传达自己健康的信息,所以我以为他不会离开,不会走远,但是后来才听爸妈说,其实爷爷没进食已有一个多月了,说话的力气都没有。2011年10月22号,我回去陪他了两天,之后才明白,这一走成了祖孙俩的永远的别离。
爷爷曾经跟我说,他到这个岁数已经很知足,因为看到了我读研,让他觉得孙女和孙子一样,没让他白疼惜,看到了弟弟上大学,看到了家庭兴旺与和睦。所以在他离去的那一刻,他一定很淡然。爷爷从艰苦的时代走来,经历过无限风光,也体会过低谷人生,但他的品德、他的大气与他的口才,都让我深深敬佩。爷爷对我和弟弟的影响,对我们人格的塑造,让我们受用终生。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亲爱的爷爷,希望他在天堂也会闪耀出亮眼的光芒,这样我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就会立马找到他。回家后,我会捧一捧黄土,轻轻的呼唤着我的爷爷!